為了擺脫困境,長城電腦進行了大規(guī)模并購,累計多達13筆,交易價格合計為252億元。2014年,公司通過子公司冠捷科技出資6.51億元收購TP Vision 30%股權。2015年,相繼收購了鼎甲科技30%股權、熊源科技25.8%股權、桑菲通信100%股權。2017年,收購天津飛騰13.54%股權、入股中電財務獲取15%股份、收購中電長城85.11%股權。2018年,又收購了天地超云44%股權、湘計長島100%股權、中元股份18.68%股份,分別耗資2.11億元、0.53億元、5.88億元。
而最大規(guī)模的并購發(fā)生在2016年,即長城電腦與長城信息吸收換股合并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價格高達229億元,重組完成后,長城信息、中原電子、圣非凡置入長城電腦,同時,長城電腦還承擔中國電子因國有資本金確權對長城電腦形成的1.65億元債權。通過重組,公司主營業(yè)務拓展至高新電子、信息安全整機及解決方案、園區(qū)與物業(yè)服務等,公司也因此更名為中國長城,實控人為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yè)中國電子。2018年下半年,公司又出資9.5億對中原電子進行增資。
不過,從目前來看,上述并購重組為公司經營業(yè)績帶來的積極作用并不十分明顯。2017年,中電長城虧損5586萬元。去年上半年,中原電子、圣非凡分別虧損1966萬元、613萬元,中電長城虧損1566萬元。
此外,重組之時承接的長城信息一卡通平臺項目建設已經進行三年半,投資超過億元,如今卻被叫停。公司的解釋為,市場情況大變。隨著各醫(yī)療機構自身線上平臺業(yè)務快速發(fā)展,區(qū)域診療一卡通已失去競爭力。那么,前期投資如何收回,是否打了水漂,市場存疑。
派現占募資5%市值蒸發(fā)逾500億
經營業(yè)績欠佳,中國長城的股價“跌跌不休”,近三年市值已經蒸發(fā)超500億元。
去年三季報數據顯示,2017年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經營現金流分別凈流出4.03億元、4.47億元,這表明公司仍在進行產業(yè)擴張。然而,公司綜合毛利率持續(xù)下降。2017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21.85%,而去年上半年為17.38%,一年之間下降了4.47個百分點。
毛利率明顯下降表明公司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較弱,這也是中國長城經營業(yè)績不佳的重要原因。
業(yè)績不佳,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也較有限。上市21以來,公司累計募資227.11億元(不含債券融資),實施分紅15次。累計分紅10.24億元,分紅金額占募資總額的比重為5%。
二級市場上,股價走勢也不好看。2015年,在公司大舉并購及牛市環(huán)境刺激下,公司股價大幅上揚,當年6月2日達到頂點,為24.457元,而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報4.74元,三年多時間,股價累計跌幅達80.63%。期間,市值從718.48億元到如今的139.17億元,蒸發(fā)了579.31億元。
來源:長江商報 記者 沈右榮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中國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