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海瀾之家還在線上贊助了《最強大腦》《了不起的挑戰(zhàn)》《蒙面唱將猜猜猜》《火星情報局2》等年輕消費者愛看熱門綜藝節(jié)目,借節(jié)目的關注與熱點,強化年輕人與品牌的聯(lián)結,從而促使消費者對海瀾之家的品牌認知轉化。
財報不出色 線下服飾年輕化不易
轉型之路走過了一年,網(wǎng)絡上對海瀾之家是“老男人衣柜”的調侃漸漸淡去,其線下市場表現(xiàn)是否也如線上營銷一樣出色呢?
然而,有些遺憾的是,海瀾之家轉型最為高調的2017年,其財報并不出色。2017年,在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增速上仍延續(xù)2016年單位數(shù)增長的頹勢,分別實現(xiàn)7.06%和6.6%的增長,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182億元和33.29億元,毛利潤則下降0.25個百分點至39.63%。
從2014年到2017年,海瀾之家的營收增速由72.56%狂降為7.06%,可謂是觸目驚心。更糟心的是,海瀾之家單店營收也在下滑,2017年海瀾之家品牌單店營業(yè)收入357.3萬元,與2016年的370.2萬元相比減少了3.47%。
此外,盡管海瀾之家的男裝盡量在往“年輕男人的衣柜”上面轉型,其線上的天貓旗艦店風格也調整為年輕商務范。但是,其超過5000家的線下門店卻不是那么容易調整的,被線上營銷吸引的品牌君慕名走進海瀾之家的線下門店,發(fā)現(xiàn)里面依然是連林更新海報都鎮(zhèn)不住“中老年風格”。
為什么線上拼命轉型,線下卻依然難以擺脫老氣風格呢?這就和海瀾之家的庫存問題有關。為了適應消費者需求,服裝企業(yè)需要不斷推陳出新,而不可能像其他行業(yè)那樣通過停止生產原料進口和暫停生產來減少庫存,因此,海瀾之家的庫存目前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tài)。
此外,2017年,海瀾之家研發(fā)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僅為0.21%,遠低于其廣告宣傳費占營收比例的3.4%,新品開發(fā)力度遠遠不夠,扭轉線下門店“老氣”風格的速度很慢。
總體來看,海瀾之家依靠經營轉型和營銷策略,拉動業(yè)績增長的舉措,始終有點治標不治本的感覺。因為,如今國內市場營銷為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對于服裝品牌來說,設計和質量才是“命脈”。
作者: 見者report 來源: 服裝新聞網(wǎng) 共2頁 上一頁 [1] [2] 海瀾之家HLA新加坡首店開業(yè) 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海瀾之家5億元拿下支付牌照,肉疼么? 零售頭條:海瀾之家獲第三方支付牌照 李嘉誠今日退休 海瀾之家一季度凈利增長11.97% 營收增長12.16% 海瀾之家周立宸交出一年級總裁成績單 及格了嗎? 搜索更多: 海瀾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