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因調味品屬于傳統(tǒng)的零售型企業(yè),所以天味食品嚴重依賴渠道經銷商。
根據資料,在營業(yè)收入的構成上,天味食品88.17%的營業(yè)收入來自于經銷商的貢獻,電商和直營商超的貢獻比例加起來才3.1%,比例十分不平衡。
2017年底天味食品合作的經銷商有769家,銷售網絡覆蓋約30.8萬個零售終端、 5.86萬個商超賣場和4.1萬家餐飲連鎖單店,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及直轄市。
雖然深耕十幾年,經銷商數量巨大,但天味食品2017年的開始出現數量下滑的趨勢,根據招股書提供的資料,2017年減少經銷商數量88家,同期增加經銷商數量僅為76家,兩者合計全年減少12家,這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下滑情況。
第五次闖關IPO依然不容樂觀
這已經是天味食品第五次沖擊IPO了,2012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天味食品曾四次向IPO發(fā)起沖擊,奈何總是運氣差點,最后都失敗。
對于失敗的原因,既有政策層面的IPO中止原因,也有自身復雜的歷史原因,比如目前天味食品的商標“大紅袍”等其實是當地政府的,而后兜兜轉轉才到鄧文夫婦手中,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很難說清楚是鄧文占了政府的便宜,還是鄧文救活了瀕臨死亡的品牌。
那么第五次沖擊IPO的天味食品能夠成功嗎?
目前來看并不是很樂觀,除了上面列出來的幾點問題,天味食品還面臨著成長性不足、產能過剩、嚴重依賴少數產品、實際控制人可能控制不當、早期產權不清晰各種問題。
經過這么多年的折騰,加上現在整個IPO市場中,審核趨嚴、過會率低等,天味食品第五次闖關形勢依然嚴峻。(新浪財經記者凌先靜) 共2頁 上一頁 [1] [2] 天味食品凈利潤“逆勢”下滑 募投項目存疑 第三次IPO也懸了? 搜索更多: 天味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