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過往兩年虧損18億元后,2018年首季這家剛被*ST的公司業(yè)績再度下滑,扣非凈利同比更大降443.85%
謝宏回來了。
那張曾經寫滿“獨立創(chuàng)始人、首席科學家、首席親子顧問”等連串頭銜的名片上,終于又要印上“董事長”的字樣。上一次表明這個身份,還是七年之前。
經歷連續(xù)四年業(yè)績下滑,特別是連續(xù)兩年業(yè)績虧損18億元之后,杭州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570.SZ,以下簡稱“貝因美”)最終在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戴帽成為*ST因美。
缺了“貝”,還會美嗎?
從那一刻起,外界猜測多年的其創(chuàng)始人回歸進入倒計時。
6天之后的2018年5月3日晚間,*ST因美發(fā)布一則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已全票通過同意提名謝宏和李軍接替王振泰和黃燾進入公司董事會。王、黃二人原為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特別是前者,此前一直為謝氏股肱重臣,尤其在貝因美2011年上市83天后,謝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董事長一職遠赴海外治病期間,王振泰始終扮演著“鎮(zhèn)守使”角色。即便其病愈歸國,出于多種考慮亦沒有變動他的職務。
然而,火燒眉毛之際,從來一付彌勒笑臉示人的謝宏不得不施展雷霆手段。
或許,這也是他最后一次自證的機會。
把公司交付給職業(yè)經理人,現年53歲的謝宏有他的自負。在上市前已是國產奶粉佼佼者的貝因美,顯然意圖通過資本市場謀取更高的目標。自2011年登陸上交所,貝因美營收每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至2013年營業(yè)收入已達到61.17億元。AC尼爾森數據顯示,至2014年貝因美的市場份額達到7.4%,已是國產奶粉第一大品牌。

轉變發(fā)生在2014年,貝因美營收七年來首次下降17.46%至50.49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巨降九成,僅為0.69億元。對于營收下降的原因,貝因美方面在當時的年報中表示“主要受產品降價和成本上漲因素影響”。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對貝因美業(yè)績下滑產生了重要影響。2011年到2014年間,該家企業(yè)的董事長人選經歷了三次更迭。對于空降的職業(yè)經理人而言,面對企業(yè)原有的團隊無疑需要調整和適應。
問題是,市場不會留出充足的時間等待所謂的磨合期。
貝因美在虧損中掙扎的這幾年,正是其他國產品牌奮力趕超的時候。“近十年來中國奶業(yè)已完成脫胎換骨的改造,浴火重生,被三聚氰胺等質量問題困擾的時代結束了,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會長在公開場合如是說。
在配方注冊制等監(jiān)管新規(guī)出臺、消費升級及全面二孩政策利好下,包括飛鶴乳業(yè)、君樂寶乳業(yè)在內的國產奶粉企業(yè)紛紛上調銷售目標。其中,飛鶴希望在2018年突破百億大關的銷售額,君樂寶力爭在今年銷售收入翻一倍至50億元。對于已被戴帽的貝因美而言,老大的榮耀早已是一抹余暉。
繼2017年報曝出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大降35.4%至-10.57億元后,4月26日貝因美出爐的一季報再次傳出壞消息,當季其營收再降35.8%至5.44億元,而凈利仍延續(xù)下行軌道,同比下挫27.54%至791.55萬元。注意:如果扣非,其凈利下降幅度更是達到驚人的443.85%。
截至5月8日收盤,*ST因美4.95元/股的表現已較其52周高點回落65%,在某著名投資者交流群中,群主明確告知部分欲抄底者:別沾。
謝宏的回歸能帶給貝因美怎樣的改變?和其戰(zhàn)略投資者恒天然是否會開展深度合作?2018年業(yè)績能否扭虧為盈?《投資時報》記者致電并聯(lián)系貝因美董秘辦,截至發(fā)稿日并未收到回復。
和恒天然的兄弟鬩墻
“直截了當地說,對貝因美的投資并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恢復這一價值投資是我們高級管理團隊的當務之急。”今年3月22日恒天然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fā)布了其首席執(zhí)行官施穆德撕去溫情面紗的評價。
作為第一大戰(zhàn)略投資者,恒天然和貝因美的關系并非自始如此。2014年年報里,貝因美還在管理層分析中表示與新西蘭乳業(yè)巨頭恒天然達成戰(zhàn)略合作,積極推進全球化戰(zhàn)略并拓展海外市場。
蜜月期在2015年。該年3月16日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價格要約收購貝因美18.8%股權,耗資34.64億元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并持續(xù)至今。隨著貝因美的不斷虧損,這筆股權價值也一路走低,恒天然方面表示,前者虧損直接導致其投資減值4.05億新西蘭元,換算成人民幣約18.49億元,損失比重接近53%。
恒天然的不滿還表現在公司決策上。在今年1月22日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中,來自恒天然的兩位董事朱曉靜和Johannes Gerardus表示,由于貝因美沒有及時回復董事問詢并向董事提供充分信息,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真實性。此外,為了回流現金貝因美還在3月發(fā)布了擬出售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的議案,但來自恒天然的兩位董事先后投出反對票。
“作為持股18.8%的股東,我們對公司沒有直接的控制權,也未被允許分享所有關于貝因美的商業(yè)信息”,雖然在聲明中多次強調正在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以促使公司轉型,但僅在董事會中占有兩席位置的戰(zhàn)略投資者恒天然看起來更像是“雷大雨小”。
恒天然方面同時表示,已經派出包括獨立董事在內的董事會工作小組,正在提供指導和監(jiān)督高級管理團隊恢復這項投資的價值。
共2頁 [1] [2] 下一頁
貝因美高層大換血 創(chuàng)始人謝宏或任董事長
貝因美創(chuàng)始人重歸幕前 但今年還得賣房求生
奶粉巨頭貝因美隕落:一年虧10個億 為保殼賣29套房
被指內控出問題 貝因美去年虧損超10億被“ST”
兩年虧了18億,貝因美將被標注退市風險警示
搜索更多: 貝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