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我買網是國內較早做生鮮冷鏈配送的。起步較早的中糧我買網享受到了互聯網發(fā)展的紅利,除此之外,背靠中糧集團的供應鏈也是其強大的優(yōu)勢之一。盡管中糧我買網在倉儲和供應鏈上擁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在越來越多玩家進場的情況下,我買網背靠中糧全產業(yè)鏈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
“中糧集團現在的戰(zhàn)略重心是商業(yè)地產,我買網的戰(zhàn)略地位不高,因此沒有太多投入。生鮮電商本來就很難做,國企本身對盈利要求很高,因此我買網暫時選擇‘活著’,等待機會。”電商專家莊帥表示。
而趙悅認為,我買網更像是一號店,京東超市這種綜合商超平臺,SKU總額很大,導致生鮮這塊沒有達到精細化運營,但京東、天貓在流量、大數據上更有優(yōu)勢。雖然背靠中糧的好資源,但轉型于傳統(tǒng)企業(yè)的我買網在用戶運營驅動,電商基因上稍顯不足,優(yōu)勢就體現不出來。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生鮮消費在家庭消費中的比重逐步攀升,忙碌的上班族們也越來越多地選擇網購生鮮。報告顯示,目前企業(yè)白領占生鮮電商用戶的56%,這部分顧客無疑是最挑剔的。
“巨頭生鮮電商和創(chuàng)業(yè)生鮮電商就像大賣場和小商販,超市東西多,但出現次品的幾率也會高;小商販品類少,但品控做得好。之前我買網這樣的電商是基于長尾理論之下去做的,什么水果海鮮,魚肉蛋都要有。但現在生鮮電商更多的是走一種精簡SKU,只要覆蓋消費者日常生鮮需求,高品質,短時間配送對特定的消費群體是很有吸引力的。”莊帥表示。
生鮮電商寡頭時代還未到來
目前生鮮電商留住客戶的方式還是靠營銷推廣,打折優(yōu)惠,用戶忠誠度缺失,消費者在各個平臺上跳來跳去。雖然目前生鮮電商進入洗牌期,但還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品牌。莊帥認為,產品難以標準化是生鮮行業(yè)很難被壟斷的原因。這個行業(yè)不會被補貼壓死。消費者要求生鮮電商產品品質每次購買都一樣的,參差不齊的產品質量讓生鮮電商很難留住用戶。
“很多小生鮮電商做了大公司的事。”面對生鮮電商進入洗牌期,莊帥認為創(chuàng)業(yè)者不能一味迎合市場。“比如發(fā)展線下店需要巨額的投入,如果沒有做線下的能力硬著頭皮去做有很大的風險。生鮮電商經營者要在經營策略和用戶的滿意度之間做個平衡,而不是一味遷就用戶做經營。”莊帥表示。
文/新浪財經 《商學院》亢櫻青 共2頁 上一頁 [1] [2] 美國牛肉線下首單出爐 中糧我買網新零售超市售出 我買網舉辦葡萄酒品鑒晚宴 德國頂級酒莊佳釀驚艷亮相 生鮮電商盈利之路漫長 中糧我買網也還在摸索 中糧我買網每日果蔬禮盒給你花樣好心情 中糧我買網每日堅果禮盒為你打造便攜營養(yǎng)庫 搜索更多: 我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