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信軍表示,復星的發(fā)展,也是高度契合這三個階段:比如第一階段,復星從市場調查進入醫(yī)藥健康和房地產行業(yè),成立了復星醫(yī)藥和復地。第二階段復星投資了鋼鐵和礦業(yè),參控股的企業(yè)如南京鋼鐵、海南礦業(yè)、招遠黃金、唐山建龍、金安礦業(yè)等等。第三階段復星的主要投資方向則為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能源資源和制造業(yè)升級,并積極“走出去”,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模式,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凱雷集團合資成立基金,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和希臘Folli Follie集團等等。
2007年7月,隨著復星國際在香港上市,復星也逐步進入了梁信軍所說的第三階段。但在這一階段中,作為“前鋒”的梁信軍卻退出了。
4年來范偉、梁信軍相繼因身體健康或“隱退”或離職
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梁信軍并非“復星四劍客”中首位因健康問題退出重要管理崗位的“元老”。
早在2013年初,業(yè)內便傳出時任復興集團聯(lián)席總裁的范偉自2012年12月開始因身體健康原因休假3個月。
而當年5月,剛剛休完長假的范偉更是干脆選擇了從此“隱退”。
2013年5月21日晚,復星國際公告稱,考慮到身體健康因素,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范偉將于5月22日起調任為非執(zhí)行董事,并不再擔任公司聯(lián)席總裁。
自1994年11月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公司成立以來,范偉便擔任公司董事。此后范偉長期負責管理復星旗下房地產業(yè)務板塊,2009年5月,范偉接替郭廣昌擔任復地集團董事長。
掌舵復地一年半后,在2010年12月,范偉卸任復地集團董事長一職,繼續(xù)擔任復地集團執(zhí)行董事。但就在范偉卸任復地集團董事長不久后,2011年5月,復地集團正式退出香港H股市場。
與范偉不同的是,梁信軍并沒有選擇“隱退”,而是將其在復星管理層和董事會的職務卸得“一身輕”。在梁信軍提出這一要求時,甚至連郭廣昌都感到震驚。“我非常震驚,信軍又再仔細地考慮和堅持,才有了今天我們共同的決定。”郭廣昌在公開信中寫道。
但顯然,郭廣昌并不希望梁信軍這位搭檔真的就此離開,與梁信軍所提出的“暫時休息”一樣,郭廣昌也在信中明確描述“讓信軍先休息一下”。
3月28日晚,復星國際還發(fā)布了2016年業(yè)績,公告顯示,2016年全年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02.7億元,同比增加27.7%。截至去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產達到4867.8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健康、快樂和富足”總資產較2015年上升28.8%,已超復星集團總資產的80.0%,并已成為復星最重要的利潤來源,貢獻逾76.0%。
但在公告中,郭廣昌卻寫道,在不斷取得成績的背后,在2016年,他個人卻“尤其覺得有一種深深的不安之感。”為何如此,郭廣昌稱,“我想是因為充滿了挑戰(zhàn),因為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變化得實在太快,快到我們害怕突然就找不到方向了。”
郭廣昌說,這些變化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正進一步改變著世界,對制造業(yè)、供應鏈的滲透,這帶來的變化越來越快;科技革新的突破和進化越來越快,尤其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之深刻,可能會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的技術,包括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全球化投資、貿易和技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但反全球化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而此次復星創(chuàng)始人梁信軍和高級副總裁丁國其在深夜宣布辭職的變化,無疑也讓外界對復星未來的變數(shù)又多了幾分不安。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來源:澎湃新聞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復星地產暫停投資歐洲地產 因其政治環(huán)境不確定 豫園商城最終中止定增 為復星地產集團回A讓路 復星國際:暫緩在歐洲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活動 復星保德信人壽萬能險惹禍 復星系險企因萬能險違規(guī)遭罰 三個月不得申報新產品 搜索更多: 復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