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火烤中
2015年10月,樂視汽車投資7億獲得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易到的控股股東。在此之前,由于經營遇到問題易到一直在尋找買家,甚至一度和百度談及交易細節(jié)。
不得不說樂視掌門人賈躍亭的眼光的確有獨到之處,樂視的控股也一度讓易到實現成交額的突飛猛進。在賈躍亭的布局中,易到將和樂視汽車等其他汽車業(yè)務一起構成樂視超級汽車生態(tài)圈,并揚言易到作為生態(tài)專車未來將是免費的。但是面對滴滴出行幾乎壟斷式的市場地位以及網約車急轉而下的態(tài)勢,在易到已經砸進大筆資金的賈躍亭遲遲未看到扭轉市場的局勢出現。事實上,樂視自身的資金狀況更讓賈躍亭自顧不暇。
不管是資金鏈條還是商業(yè)邏輯,樂視的很多事情外界都看不透。近半年時間內,樂視旗下的樂視體育、樂視手機、易到等多個公司被追討欠款的新聞隔一段時間就被爆出。近日屬于樂視生態(tài)非上市體系的樂視體育承認與亞足聯(lián)亞冠等賽事版權合作更是引發(fā)市場對于樂視資金狀況的擔憂。
與易到同屬汽車領域的樂視汽車,似乎更像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2016年12月,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的樂視超級汽車工廠項目開工儀式上,樂視控股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副董事長劉宏就曾透露,該項目的投資總額達到200億人民幣,計劃年產40萬臺整車,占地將超過2000畝。毫無疑問,樂視造車的后續(xù)資金缺口仍然巨大。
此外,樂視公司投資的電動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工廠停工的問題依然是一個拉鋸戰(zhàn)。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在今年CES上發(fā)布的Faraday Future FF91車型宣布將于2018年交付用戶,但礙于Faraday Future內華達州沙漠工廠后續(xù)資金和建設周期問題,Faraday Future或將另覓工廠“代工”。
此前,雖然融創(chuàng)中國(1918.HK)在1月13日宣布投資168億元戰(zhàn)略入股樂視,但是這筆救命錢并不解決樂視汽車板塊相關業(yè)務的資金問題。換句話說,易到無法從168億元的融資中獲得真金白銀。
事實上,易到當下充值所得的現金甚至被認為在反哺樂視汽車。對此,汽車行業(yè)分析師趙宇對記者分析,“易到用車充返取得的短期現金流是樂視當下少有的能獲得正向資金流入的渠道。對于樂視而言,易到就是其布局汽車生態(tài)的一枚棋子,賈躍亭真正的想法是摘取網約車平臺的官方執(zhí)照”。
只能自救?
1月26日,神州專車以其運營主體公司神州優(yōu)車(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福建獲得牌照,成為全國首家線上服務能力獲得正式認定的網約車平臺,首汽約車隨后摘得第二枚牌照,而滴滴易到則紛紛掉隊。
網約車牌照被視為網約車市場的入場券,拿不到牌照的易到在這一輪重新洗牌的爭奪戰(zhàn)中將會十分不利。目前有傳聞稱,“因易到未能在政府規(guī)定期限內拿到網約車營運資質,業(yè)務處于停頓狀態(tài),未來易到或停止網約車營運業(yè)務、公司轉型為二手轎車交易網”。
對此,易到方面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稱:“此消息造謠,我們是被對手黑了。”易到在隨后發(fā)出的回應中稱:“有人持續(xù)在微信、微博及網絡假冒易到公司名義造謠生事,發(fā)布關于‘易到停止網約車營運業(yè)務,易到轉型二手轎車交易網’的消息。”
經濟觀察報記者經采訪獲悉,易到的網約車業(yè)務的確還在運營中,司機也并未收到任何停止或即將停止運營的消息。但頗為微妙的是,易到在上述回應中并未完全否認轉型汽車電商的說法。
事實上,關于易到轉型做汽車電商的說法一直存在。早在易到成立之初,易到方面就曾經著手搭建了一個可以承載大數據的技術框架。據了解,這些系統(tǒng)能夠自動抓取租車用戶在網絡中留下的各種消費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和計算,繪制出一張汽車的“需求圖”。
“易到的核心技術團隊很多都有在大型電商平臺的從業(yè)經驗,開發(fā)過很多智能推薦(選車)軟件和系統(tǒng),所以易到有做汽車電商的技術支持。”一位熟悉易到團隊的消息人士透露。
易到創(chuàng)始人周航也曾公開表示,未來打算開發(fā)一款新的互聯(lián)網共享汽車,“即真正為共享而生的車,一切的目標、設計的初衷為共享而設計。”這樣的說法甚至遠甚于汽車電商的業(yè)務范圍。
雖然種種說法撲朔迷離,但是對于當下的易到而言,似乎沒有除了充值返現之外的第二種選擇了。在近一年的時間中,易到這場曠日持久的大規(guī)模充值返現一直在倒計時,從100% 返現到50%,恢復到現在的80%。
另外一個令人深思的做法是,從欠薪聲明之后,易到客戶端就取消了人工客服。這一做法也不難讓人想到此前Uber進入中國市場后因為一直沒有人工客服而被備受詬病的先例。也正是這樣水土不服的做法大大拖垮了Uber與滴滴打車爭奪市場的節(jié)奏和步伐。
不管是要掛牌新三板還是要實現大幅盈利,這兩個目標當前對易到來說都難以企及。它們只是結果,不是易到目前陷入困境的原因。未來易到能否真正“易到”,市場在考驗周航的智慧。(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劉俊晶)
共2頁 上一頁 [1] [2]
易到專車發(fā)生事故 保險公司商業(yè)險拒賠
提現難,水軍造謠 浪尖上的易到怎么了?
桂林易到用車司機投訴提現難 乘客反映車難打
易到網約車2公里被扣307元 40多天投訴3次沒有結果
易到用車司機訂單收入被扣 各地司機無法正常提現
搜索更多: 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