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董明珠往事:1990年就年薪十幾萬 拒絕賣貨給親哥

  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個人聯(lián)合大連萬達集團等4家國內知名企業(yè),與新能源企業(yè)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xié)議,共同出資,入股這家新能源企業(yè)。這本是一次普通的企業(yè)行為,但因為董明珠的個人參與,變得沸沸揚揚。不管對這次收購的市場評價如何,今年以來一直熱點不斷的董明珠,又一次給自身的熱度加了把火。

  董明珠與珠海銀隆,并不是第一次成為熱點。11月16日,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方案確認宣告失敗,媒體評論,董明珠造車夢碎。而在此之后的沒幾天,格力集團的主管部門珠海市國資委,發(fā)出了一則人事任免通知,通告顯示,董明珠已于今年10 月下旬被免除了在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職務,此后僅擔任格力集團的子公司,也是其主力業(yè)務之一“格力電器”的董事長、總裁及法人代表。就是這次任免,引起了業(yè)內及媒體的大量猜測。

  記者:外界有很多猜測,珠海市國資委對格力集團,當時下發(fā)的這個通知,任免通知,用的是免去這兩個字,但是格力電器對外的回應,是您主動申請辭去,一個主動,一個被動,您覺得這里面,表述方面有什么不一樣?

  董明珠:當然你如果從兩個字面來表述,好像是會有問題,但對我的理解是一樣的,因為總之,你是辭也好,免也好,你都不再任那個職務,所以我并不在乎它。

  就在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總裁以及格力電器投資珠海銀隆被股東大會否決之后不久,作為子公司格力電器的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又做出一項幾乎超出所有人想象的決定:格力電器員工每人每月統(tǒng)一加薪1000元,安裝工每安裝一臺空調多加100元。這項決定更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記者:有人說你是在賭氣,因為免了我了,所以我就加薪。

  董明珠:如果賭氣,我的利潤就會下滑,我加工資,我的利潤,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所以我覺得很多人,他是站在他的角度,因為這1000塊錢加了,對他們確實壓力很大,其他企業(yè)必須加。

  記者:您是想給行業(yè)立一個標桿,說這就是應該員工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

  董明珠:對,像我們國家,都有最低工資標準,我這次加1000塊錢人民幣,我認為我是提高了一個最低工資標準,我一定讓格力的人走出去,他覺得我是格力人,他有一種自豪。

  記者:不僅我這樣做,別人也這樣做。

  董明珠:對。

  記者:您希望別人也這樣做?

  董明珠:對,我希望他們這樣做。

  記者:如果別人不這樣做?

  董明珠:不這樣做,我也沒辦法。但是我一直在這個行業(yè)里,我覺得一定要樹立一個標桿,包括前期給安裝工加100塊錢,大家也覺得,你為什么給安裝工加100塊錢。你看看國外,國外安裝一臺空調的價格,跟買一臺設備的價格是一樣的,我們才多少錢,而且是高空作業(yè),多困難,這個行業(yè)已經沒有人去做了,他寧可在互聯(lián)網上,在所謂的網吧,開一個店,躺在家里,一個月掙個1000塊錢,也不要遭這個罪,什么叫勞動者光榮,我覺得就是縮小差距,就是應該用這種方法,來逐步縮小差距。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她畢業(yè)于安徽省蕪湖干部教育學院統(tǒng)計學專業(yè),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兒子2歲時,丈夫病逝。1990年,董明珠辭去以前的工作,孤身一人來到珠海,并且加入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調器廠,成為了一名業(yè)務銷售員,那一年,董明珠36歲。

  記者:當年36歲,孩子才那么一點,能走出來,為什么?

  董明珠: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深圳到珠海,覺得珠海太美了,天然的那種美,我本來想歇腳,在那歇下了,結果到了海利,當時格力前身是海利,當時海利選擇工作的時候,我覺得我不愿意安逸,我覺得是一次挑戰(zhàn)的機會,太安逸慣了,所以我當時選擇了銷售。

  記者:但是孩子才8歲?

  董明珠:對。

  記者:那得做取舍,因為那個時候,可能孩子是最需要陪伴的?

  董明珠:因為我孩子在5歲之前,是在我手上長大的,無論是出差也好,到哪里也好,幾乎沒有離開過我。

  記者:越是這樣越舍不得?

  董明珠:是,但是我后來來了以后,因為選擇這個職業(yè),當時很簡單,我當時在海利上班的時候每個月工資,大概200塊錢左右,但是銷售是提成的,所以當時那些后勤人員,一年大概也就是三四千塊錢,但是我當年就可以拿十幾萬。

  記者:是為了錢還是為了?

  董明珠:不是純粹為了錢,就是覺得那里環(huán)境好,但是后來因為選擇的職業(yè),它的收入又更高,你為什么不去挑戰(zhàn)?

  記者:可是以前并沒有做銷售的經歷,你怎么知道,自己是行還是不行?

  董明珠: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我可以去嘗試。

  記者:這就是你的性格?

  董明珠:對,我就去嘗試。

  1990年,整個沿海城市都激蕩在市場經濟萌發(fā)出的勃勃生機之中。36歲,許多人開始籌謀下半生的安逸,但對于董明珠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董明珠:其實我是一個不愛挑刺的人,因為我從來沒跟我媽媽,反過一句嘴,即使我媽媽說錯了,我也不會對我媽媽高聲。

  記者:順從,溫順。

  董明珠:非常順從我媽,其實我是一個不愛挑刺的人,好像你說董明珠講的話,都覺得跟你的行為不相似,我覺得我挑刺,是因為我的責任,在這個位置上沒辦法。

  一開始害怕、不知道怎么做的董明珠,在真正成為一名基層業(yè)務銷售員后,顯示出了巨大的能量。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整個公司的1/8。 隨后,她被調往幾乎沒有一絲市場裂縫的南京,很快就簽下了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不僅如此,一年內她個人銷售額上躥至3650萬元,創(chuàng)造了當時的銷售神話。

  記者:您從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在銷售上有一手?

  董明珠:其實我覺得有一手沒有一手,真的是別人對營銷的一個錯誤的理解,實際上一個你還是要真誠,第二個我覺得還是要勤奮,第三個要去思考。

  記者:真誠,勤奮,思考。

  董明珠:對。

  記者:也就是說這三點,不僅僅在營銷上面,你把這三點用在任何行業(yè)上,都會成功。

  董明珠:我們當時所有人,都可以把貨拿走不給錢,我是唯一一個業(yè)務員,錢到才發(fā)貨的。

  記者:為什么你可以做到?

  董明珠:我覺得那是個責任,我對這個企業(yè)負責任,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如果給了經銷商,經銷商拖我的錢,我就完蛋了。

  1994年,格力內部出現(xiàn)一次嚴重危機,部分骨干業(yè)務員突然“集體辭職”,董明珠不為所動,堅持留在格力。不僅如此,她還屢屢打破自己曾創(chuàng)造的銷售紀錄,最終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

  記者:當你從一個人,要對一個團隊負責的時候,自己的責任目標,有變化沒有?

  董明珠:徹底不同了,這時候挑戰(zhàn)的,真的是一個人性的抉擇,比如我做個好人,當你去對別人指責的時候,他是不認同你的。

  記者:管人一定要得罪人了?

  董明珠:一定要得罪人,不得罪人你是做不好的,因為過去我們的業(yè)務人員跟經銷商是一伙的,因為沒有錢就可以發(fā)貨,所以我回去當部長的時候,我就一定要他們,首先第一個解決,款要到賬,才能發(fā)貨。

  記者:見錢發(fā)貨?

  董明珠:對,沒錢任何人都沒有權力發(fā)貨,第二個,我做了一件事情,把對總經理帶來的人的要求,要比一般的員工要求更高。

  記者:你這不是公然跟領導對著干嗎?

  董明珠:對,后來我跟領導講,我說其實我這樣做,其實我才是對你最尊重,因為他們是拿著你的虎皮當大旗,他蒙騙了一批人,更多的人會錯覺是這個人是領導的人,第一會以他的行為為標準,第二他做錯了大家不敢講,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蔓延下來,你認為這個企業(yè)能不能有戰(zhàn)斗力,根本不可能。

  記者:您在做經營部的部長的時候,這個企業(yè)不是您的?

  董明珠:對。

  記者:為什么要站在一個企業(yè)的角度,去考慮去樹立一個制度,中國人老說一句話,叫和氣生財。

  董明珠:其實當時我當部長的時候,別人沒有想到的,因為我當業(yè)務員時,特別好講話,回來跟大家都沒有什么利益上的沖突,大家都是覺得董姐特別好講話。

  記者:當官變了?

  董明珠:我當官以后,當了部長,還不叫官,當個小部長,我的業(yè)務員竟然跟我講說,董姐我們每個業(yè)務員給你5萬一年,你把我們這個返利提高,提成提高一點,這就是交易。

  記者:在一個位置上,讓人彼此之間潤滑劑多一點,舒服一點,誰都舒服,如果你設立了一套制度,企業(yè)又不是你的,你又得罪人。

  董明珠:就想把這個企業(yè),我在這個崗位上,盡職盡力做好。

  樹立制度就要得罪人,董明珠得罪的不僅有下屬、領導和經銷商,還包括自己的親哥哥。2015年3月,董明珠在接受《面對面》記者專訪的時候,曾經有這樣的描述。

  董明珠:當時是1995年5月份,天氣正熱的時候,武漢的一個央企老總,我也不知道他們怎么會找到我哥哥的,然后我哥哥很高興,因為發(fā)財機會來了,他說你只要幫我拿100萬的空調,我就給你兩三萬塊錢,所以他就打電話跟我說,希望我能到這來拿空調。

  記者:這是合乎規(guī)定的嗎?賣給誰都是賣,賣給自己的親人,怎么就不可以?

  董明珠:從經濟來說,我們企業(yè)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因為賣給誰都是一個價,而且賣給他,經銷商也賺錢,我的哥哥也能得錢。

  記者:沒有輸家?

  董明珠:沒有輸家,三贏。

  記者:你做了沒有?

  董明珠:我這樣做了以后,所有我的下級,我的下屬,我們的經銷商,都會用另外一個思維,來和格力合作,第一我的員工就講,你的部長都可以做,我們也給我們關系好的經銷商,大家合伙,大家都發(fā)財,可能會形成這樣一個效應,第二個經銷商來講,說到格力只要找關系就行了,它就沒有制度了,變成了一個關系學,第三個,我要是這樣做了以后,我怎么再去讓我的員工遵守紀律,可能最終是所有的商家,無論是他用什么樣的手段,拿到你的貨,但是他從內心里面,他不認可你企業(yè),他對你企業(yè)沒有信心,我們最大的損失,是沒有信心沒有誠信,所以當時把我哥哥拒絕了。

2頁 [1] [2] 下一頁 

董明珠造車計劃繼續(xù):拉來王健林 投資珠海銀隆

董明珠押上10億全部身家賭銀隆 或為自己尋找新事業(yè)起點

董明珠押10億身家投資背后:銀隆到底好在哪里

董明珠王健林聯(lián)手造車:她是因為夢想那他呢?

董明珠談入股銀隆:愿個人支持 能讓霧霾天少一半

搜索更多: 董明珠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