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如此,作為三星集團核心業(yè)務的三星電子還持有其他非金融類子公司的大量股份。也就是說,三星電子的確存在“毫無必要的復雜”,所以才愿意進行組織架構的改革。
Paul Singer甚至直言,提出拆分方案是因為他覺得“三星集團的價值現(xiàn)在被嚴重低估了”。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僅聽從埃利奧特對沖基金的意愿肯定不是三星電子愿意拆分的首要原因。在分析人士看來,有兩點原因不得不提:對沖今年以來,三星電子的市場負面消息,同時,進一步掌控李氏家族在三星電子中的更多話語權。
此前,三星電子曾遭遇“Note 7爆炸門”,這給三星電子乃至整個三星集團的形象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加之對中國市場的部分“怠慢”,該負面影響一度難以控制,業(yè)績更是影響巨大。
易觀入口分析師朱大林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由于此次的“爆炸”,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可能會持續(xù)走低,短期內無法“回血”,“三星搶在蘋果之前發(fā)布Note 7,就是為了搶先占領中國市場。事故的發(fā)生為蘋果、華為等公司提供了‘助力’”。
禍不單行,11月8日,韓國檢察官對三星電子總部進行了突然檢查。據(jù)稱,此次檢查與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的“親信門”丑聞有關。對此,三星電子當時表示,“將配合檢方的調查。”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也成為11月13日受到韓國檢方傳喚的一名企業(yè)家。
在多則負面消息的刺激下,三星電子自然期望通過利好消息的刺激,來對沖負面消息。
以最小成本提高控制權
更重要的是,拆分并將組織架構透明化,符合李氏家族自身的利益,也符合部分投資人的利益。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數(shù)十年來,李氏家族通過錯綜復雜的交叉持股方式牢牢地控制著三星集團,防止公司被外部勢力所影響,但最近幾年,這套系統(tǒng)遭到了外界的指責。
報道稱,韓國政府官員表示,該系統(tǒng)阻礙了市場競爭,破壞了企業(yè)監(jiān)管,“而Elliott Management提出的分拆建議既能保持李氏家族的影響力,又能提高企業(yè)透明度和社會責任”。
“這至少表明了公司將會以合理的方式對所有權進行結構性的調整。”韓國HI投資公司稱。
“將三星電子轉變成一家控股公司是李氏家族將權力轉移給第三代接班人的一項必要舉措。”首爾企業(yè)經營評估機構CEOSCORE總裁Park Ju Gun稱,“這樣,創(chuàng)始家族將繼續(xù)擁有對三星集團的穩(wěn)定的管理控制權,這也是整個改革過程的最終目標。”
韓國媒體也認為,三星拆分能夠幫助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之子李在镕以較小的成本大幅提高對三星電子的控制權,從而平穩(wěn)實現(xiàn)對集團經營權的繼承。
不過,三星高管也表示,向控股架構轉移需要考慮許多的潛在因素,比如,稅收及其他監(jiān)管方面的變化。目前,韓國法律要求,控股公司必須持有上市子公司至少30%的股份。
對此,有分析稱,“如果真的分拆,三星電子必須購買子公司股票,比如三星SDI、三星電機、三星SDS的股票,從而達到法律的要求,開支可能會達到幾十億美元。”
因此,雖然各方都在積極往拆分的方向走,但能否真正達成拆分,或許還要時間來檢驗。(國際金融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三星集團家族式管理遭投資者施壓 三星電子或分拆上市 丑聞不斷襲來 國民三星如何翻身? 三星內憂外患下考慮拆分 再造重生or短期斷臂仍未知 三星專利案上訴在美被駁回 或將面臨逾1億美元賠償 三星將付蘋果1.2億美元專利費 搜索更多: 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