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CEO庫克親自出馬,蘋果還是在印度又一次吃了閉門羹。印度政府拒絕蘋果公司在印度市場銷售翻新iPhone的提議。印度工商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本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我們并不支持任何公司在我國銷售二手手機。”這意味著蘋果試圖借助廉價產品討好對價格敏感的印度消費者的計劃再次受挫。
蘋果一直希望通過銷售翻新產品來吸引更多的印度消費者,尤其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去年,蘋果曾申請在印度銷售翻新iPhone,但遭到印度環(huán)境部的拒絕。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蘋果一直希望通過銷售翻新iPhone來擴大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
在蘋果2016年Q2財報電話會議中,庫克曾表示,印度正處于2006年的中國階段。無疑,印度是蘋果下一個重點挖掘的市場。有意思的是,今年一季度,蘋果在印度銷售額猛增56%。然而,根據(jù)市場調研的結果來看,這部分的功勞主要是iPhone 5S等舊款機型的火爆所致。分析師稱,iPhone 5S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親民的售價,而非消費者對小尺寸iPhone手機的需求。
本月中旬庫克訪問印度多個城市,并與印度總統(tǒng)莫迪會面,庫克此行極有可能是為了在印度開設第一批專賣店而進行的一次官方出訪。在即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印度獲得更大份額,蘋果公司正尋求將印度打造成“下一個中國市場”。
盡管印度市場被蘋果視為“香餑餑”,但倔強的印度人似乎并不買賬。印度作為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大部分智能手機的價格低于150美元。而新iPhone在印度的售價能達到約700美元,讓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緬甸研究中心主任戴永紅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印度雖然號稱擁有2億-3億中產階級,但所謂中產階層門檻和消費能力相對較低,真正能夠消費蘋果產品的只有少數(shù)中產上層,蘋果可能對這些社會精英才具有吸引力。此外,由于蘋果的技術設計,大量消費者個人信息內置其中也成為印度政府有所顧忌的地方。”
除了價格門檻,如何沖破本土保護也是蘋果必須面對的考題。印度財政部近期曾告知蘋果,要想在印度開設零售店,必須在印度采購30%的產品零部件。而西塔拉曼也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她正與財政部進行協(xié)調,評估能否取消該限制。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韓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特別提到了印度的本土保護問題。她表示:“上一輪國大黨執(zhí)政后期,印度被指經濟改革不徹底,稅收、土地政策都缺乏對外資的保護和吸引力。印度的民族自豪感根深蒂固,政黨出于國內政治考慮,對本國產業(yè)保護意識強烈,蘋果和其他跨國公司都面臨重重關卡。”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競爭雖然慘烈,卻主要集中在低端智能手機領域,據(jù)此前統(tǒng)計顯示,目前印度人口高達13億,智能手機用戶卻只有4億左右,待開發(fā)空間巨大,隨著印度貨幣貶值,政府需要扶持本土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而手機行業(yè)在印度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印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口稅的上漲可以認為是政府的策略性舉措,借此刺激本土經濟,弱化國內經濟矛盾。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印度蘋果零售店必須銷售印度采購商品 蘋果零售店工作狀況有多糟糕 前員工吐槽吐得停不下來 “不做中國的蘋果,只做世界的魅族”從工匠精神開始 印度政府再次拒絕蘋果銷售翻新iPhone 上海第五家蘋果零售店開業(yè) 系中國第10家蘋果零售店 搜索更多: 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