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貝因美離奇現形:實際控制人謝宏后臺操控
http://www.74sbvg36.cn 2014-05-14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貝因美一季報地雷,疑上年透支,多位食品飲料行業(yè)研究員均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貝因美一季度收入及利潤皆明顯低于市場及我們此前預期。”相比之下,一季度同行伊利股份則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營收和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1.82%和122.54%。在雪球等平臺上,不少貝因美投資者表示遭遇“黑天鵝”并計劃退出。分析指“股權激勵行權可能性小”,有研究報告則指出,“渠道調整和推新品,加上市場競爭短期無緩和跡象,預計費用率仍維持高位,如果僅考慮現有業(yè)務,不包含下半年將推出的全新產品“兒童液態(tài)奶”,預計貝因美2014年營收增速為-1%。即使加上對兒童液態(tài)奶的收入預測,能達到公司的股權激勵業(yè)績要求的可能性較小。”機構持股比例減半,機構中有不少下調了對貝因美的評級。如長城證券將原來的“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推薦”,平安證券從“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中性”,興業(yè)證券從“增持”評級下調至“中性”。

  理財周報記者 吳愛粧/深圳報道

  2014年5月6日,貝因美及時召開了股東大會。根據公司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交流內容以一季度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情況為主。

  2014年4月29日,貝因美披露的2014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6857.51萬元,較2013年同期減少36.34%;同時預計2014年上半年凈利降幅在15%-65%之間,讓投資者大失所望。

  2011年上市之后業(yè)績平平的貝因美,管理團隊頻頻動蕩,去年業(yè)績突然激增,一度被奉為“成長股”,股價一度從14.11元攀上了45.40元。

  而如今業(yè)績被打回原形。新一屆團隊在一季度后增持公司股票,并拋出了股權激勵計劃,但由于上半年貝因美業(yè)績大幅預降,分析人士指今年達到股權激勵的業(yè)績要求的可能性小。

  而截至一季度末,貝因美的機構持股比例在3個月內已驟減一半。

  下半年貝因美能否重新飛上天,我們拭目以待。

  一季報地雷,疑上年透支

  暗箭難防,貝因美打了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

  2014年4月29日,貝因美披露了2014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0.88億元,同比減少35.8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57.51萬元,較2013年同期減少36.34%。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其中包括高達4413.64萬元的政府補助,一季度盈利僅4253.92萬元,同比下降57.27%。

  公司方面披露業(yè)績下降“系本期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同時預計201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降幅在15%-65%之間。

  多位食品飲料行業(yè)研究員均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貝因美一季度收入及利潤皆明顯低于市場及我們此前預期。”相比之下,一季度同行伊利股份則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營收和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1.82%和122.54%。在雪球等平臺上,不少貝因美投資者表示遭遇“黑天鵝”并計劃退出。

  4月29日當天,深埋的業(yè)績地雷引爆致使貝因美當日股價一字跌停。

  5月6日貝因美召開了股東大會。與會的一位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一季報出人意料,跟公司溝通,給出的解釋是:降價(去年下半年公司產品價格下調5%-20%),渠道整理(公司目前正在推進業(yè)務轉型和流程再造),去年貝因美愛加(明星產品)斷貨體現在1季度。”5月7日、8日記者多次撥打公司證券部電話希望進一步了解一季度情況,但一直無人接聽。

  一位要求匿名的券商研究人士則指出,“貝因美去年明顯透支了業(yè)績,或者說上任董事長透支利潤嚴重。”

  理財周報記者研究發(fā)現,歷史上貝因美的成長性并不高。即使在力推上市前的2010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僅有17.34%和28.86%。上市之后公司業(yè)績也不見大幅增長。2011年營收和盈利分別僅增長17.34%和3.48%;2012年營收僅增長13.28%,凈利潤16.59%。唯獨2013年突然反轉,全年實現營收61.17億元,同比增長14.24%;盈利7.21億元,同比增長41.54%,漲勢可觀。但2014年一季度又被打回了原形。

  一位長期跟蹤食品飲料行業(yè)的研究員告訴記者,“奶粉行業(yè)可以說還處于三國時代,品牌眾多,而且強勢品牌的培育不易,現在是內外交戰(zhàn),競爭激烈,而且行業(yè)集中度很低,要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營收非常困難。”

  記者注意到,以往年份通常是4季度對貝因美的業(yè)績貢獻最大,唯獨在2013年,從一季度公司業(yè)績就開始膨脹。

  據興業(yè)證券分析,“AC尼爾森的終端調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yè)收入增長6%至430億元,而銷量下滑2%;貝因美在市占率未有大幅提升的情況下2013年銷量增長20%,顯示渠道壓貨嚴重、透支未來增長的同時,最主要是過量的壓貨打亂了整個渠道的價格體系。2013上半年開始公司持續(xù)向渠道壓貨,導致渠道庫存過高;下半年反壟斷調查后,產品降價加之庫存壓力引來各地經銷商拋貨,導致產品價格體系紊亂,進一步帶來渠道的混亂。我們在年報點評中也強調了公司渠道庫存壓力的擔憂。”

  回顧2013年,上半年在預收賬款激增(至二季度末已達1.92億元,為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的同時,兩個季度貝因美確實一直在業(yè)績釋放,高成長預期觸發(fā)了股價翻番,加之“二胎”概念刺激,公司股價一度攀至45.40元高點。不料下半年國產奶粉反壟斷的開展,貝因美等奶粉企業(yè)不得不實行降價,盡管銷售量增加,但毛利率受損,銷售額及利潤增長放緩,同時面臨存貨高企。

  關于2014年一季度收入慘淡,興業(yè)證券研究指出,“部分原因是公司開始主動尋求辦法解決渠道庫存過高問題(比如少出貨甚至收貨,用新品替代舊品重新建立市場秩序)。根據我們對經銷商的調研,渠道庫存問題在二季度還在延續(xù),公司對二季度的預期也較低。我們認為2014年上半年隨著公司渠道庫存問題的逐步緩解,業(yè)績基數的回落,以及二胎效應在2014四季度開始逐漸落地,公司全年業(yè)績有望前低后高,逐步走出低谷。”

  分析指“股權激勵行權可能性小”

  記者接觸到的一位貝因美投資者表示,“此前公司有一系列動作,包括高管增持,推出股權激勵,都讓人覺得管理層決心要改變2013年下半年以來的頹勢,萬萬想不到一季度營收和利潤雙雙大幅下滑,被糊弄了。”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季度貝因美處于新舊領導班子接替之際。2014年1月27日,貝因美前董事長黃小強遞交了書面辭職報告,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黃小強的任期自2012年4月25日開始,至卸任日未滿2年。2月24日,原總經理王振泰接替董事長一職(而王振泰原總經理一職由黃燾擔任)。

  事實上,貝因美的管理團隊一直處在動蕩狀態(tài)。“常常換董事長”,這是投資者對貝因美的最大印象。

  2011年4月12日貝因美上市后,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謝宏于2011年7月5日卸任,由副董事長朱德宇擔任掌門人。然而未過1年,朱德宇辭去了在貝因美的一切職務,不久后貝因美由黃小強掌舵。但2年不到,黃小強也選擇了離開。

  以王振泰為首的新領導班子頻頻拋出新動作。

  2014年3月5日,公司副總經理阮建華,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林必清分別買入公司股票7.22萬股和7萬股;2014年3月6-7日,總經理黃燾買入公司股票5萬股。貝因美公告稱,“高管增持公司股票是出于對未來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信心”。

  2014年4月9日,貝因美祭出了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激勵對象涉及高管王振泰、楊博洪(副董事長)、黃燾、林必清、鮑晨、阮建華和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yè)務)人員,共計950人。而首次授予股票期權第一個行權期的行權條件是:以2013年為基準年,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3%;2014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5%。

  受股權激勵利好刺激,當天貝因美股價上漲5.99%。之后貝因美于2014年4月16日迎來了24708.49萬股首發(fā)原股東限售股份的解禁,解禁市值高達68.89億元,解禁股東為第一大股東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

  關于股權激勵實現的可能性,理財周報記者接觸到的多位分析師均表示,“考慮到貝因美上半年業(yè)績大幅預降,單靠目前業(yè)績增速完成全年計劃壓力巨大。”前述貝因美投資者甚至指出,“如果一季報不是有意做低,實在想不明白高管明明清楚公司業(yè)績情況為何還提這么高的股權激勵;還是說上半年先大沖澡,然后再輕裝上陣,看不懂。”

  貝因美在5月6日的股東大會上交流時談及股權激勵時提到,“激勵對象比較多,950人,對管理層是動力也是壓力,全力以赴朝目標去努力,對管理層開展工作也是有利的。做大主業(yè)的同時進行外延式擴展,兒童奶要上市。”

  但有研究報告則指出,“渠道調整和推新品,加上市場競爭短期無緩和跡象,預計費用率仍維持高位,如果僅考慮現有業(yè)務,不包含下半年將推出的全新產品“兒童液態(tài)奶”,預計貝因美2014年營收增速為-1%。即使加上對兒童液態(tài)奶的收入預測,能達到公司的股權激勵業(yè)績要求的可能性較小。”

  機構持股比例減半

  鑒于對一季度以來貝因美基本面變化的關切,據公司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5月6日股東大會當天,共有74位特定對象對貝因美進行了調研,其中包括57家機構和17名個人投資者。交流內容包括公司對行業(yè)的判斷、產能、渠道庫存情況、公司內部管理,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眾多機構調研之后,貝因美的股價并沒有任何回升跡象,顯然公司方面的說辭并不能充分打動調研方。5月6日,貝因美報收22.49元/股(除權后),下跌5.57%,之后數個交易日亦不見起色。

  相反,這些機構中有不少下調了對貝因美的評級。如長城證券將原來的“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推薦”,平安證券從“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中性”,興業(yè)證券從“增持”評級下調至“中性”。

  一季報的公開致使貝因美股價陷入谷底。4月29日當天,貝因美隨即走出一字跌停。據龍虎榜數據顯示,盡管當天買入前五席位中有一個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了2311萬元,但賣方前五席中更是有兩個機構專用席位聯手賣出了4846.49萬元,賣方力量占據上風。

  而如果再往前追溯,自2013年起,已有不少先知先覺的機構在撤離貝因美。

  2013年一季度,PERPETUAL TREASURE LIMITED、綿陽科技城產業(yè)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均從貝因美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席位消失,二者各持有貝因美904萬股、705萬股。2013年3季度,華夏大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和信達澳銀領先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也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席位,雙方各手持貝因美股票694.69萬股和556.24萬股。2013年4季度,華夏優(yōu)勢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交銀施羅德成長股票證券投資基金、泰達宏利市值優(yōu)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繼續(xù)退出,三者分別持有貝因美股票1900萬股、649.99萬股和571.13萬股。2014年一季度,景順長城精選藍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景順長城鼎益股票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二者各投資貝因美股票1032萬股和456.78萬股。

  Wind數據顯示,貝因美的機構持股比例從2013年年中的54.15%開始逐季下滑。2013年3季度末44.21%,2013年4季度末40.88%。至2014年一季度末僅剩21.48%。

  曾經的大牛股下半年是否能恢復閃耀,我們拭目以待。

  貝因美一季報地雷,疑上年透支,多位食品飲料行業(yè)研究員均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貝因美一季度收入及利潤皆明顯低于市場及我們此前預期。”相比之下,一季度同行伊利股份則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營收和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1.82%和122.54%。在雪球等平臺上,不少貝因美投資者表示遭遇“黑天鵝”并計劃退出。分析指“股權激勵行權可能性小”,有研究報告則指出,“渠道調整和推新品,加上市場競爭短期無緩和跡象,預計費用率仍維持高位,如果僅考慮現有業(yè)務,不包含下半年將推出的全新產品“兒童液態(tài)奶”,預計貝因美2014年營收增速為-1%。即使加上對兒童液態(tài)奶的收入預測,能達到公司的股權激勵業(yè)績要求的可能性較小。”機構持股比例減半,機構中有不少下調了對貝因美的評級。如長城證券將原來的“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推薦”,平安證券從“強烈推薦”評級下調至“中性”,興業(yè)證券從“增持”評級下調至“中性”。

搜索更多: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