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持續(xù)增長基金以高于溢價參與增發(fā),這樣的投資行為是如何通過公司的風險控制的?
疑問三:是否符合謹慎原則?
“昨日長江證券漲停了!”這是采訪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聽到的聲音。
顯然,對于這筆投資,中銀基金人士認為是成功的,因為現在已經“賺錢”了。
不過,這種“馬后炮”似的解釋似乎有避重就輕之嫌。公募基金受持有人之托理財,對于投資應該遵循謹慎性原則,對于類似參與 “溢價”增發(fā)的情況,應該三思而行。
【新聞鏈接】
長江證券復牌 機構拋盤洶涌
長江證券的漲停,顯然讓中銀持續(xù)增長的持有人松了一口氣;然而,機構對于長江證券的態(tài)度,并不令人樂觀。
深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前五大買入席位中,機構專用席位占據兩個,合計買入近億元;同時,三家機構席位出現在賣出方前五大榜單,合計賣出1.56億元。從前五大買入賣出的信息來看,機構凈賣出5600余萬元。從席位買賣量來看,最大賣出席位賣出8652萬元,與最大買入席位買入6744萬元相比,也高出近2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