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塑令”正式生效,規(guī)定全國餐飲行業(y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紙吸管由此登上市場,成為塑料吸管的首選替代品,然而,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記者在北京走訪餐飲企業(yè)時發(fā)現,紙吸管在市場上已經難覓蹤影。
紙吸管難覓蹤影
聚乳酸吸管現身市場
在北京的一家商場,記者走訪多家連鎖飲品門店發(fā)現,曾經風靡的紙吸管,已經很少見到蹤影,一種叫作PLA的可降解吸管占據了主流。這些吸管的外包裝上標注:PLA吸管也叫聚乳酸吸管,它以玉米、小麥、木薯等植物中提取的淀粉為原料,可以全生物降解。
在一家飲品店記者觀察發(fā)現,這種叫作聚乳酸的可降解吸管外觀、硬度與塑料吸管所差無幾。
店員告訴記者,它的適用溫度大約在零下10℃到70℃,冷飲熱飲都能滿足,和紙吸管相比,大部分消費者也更青睞這種聚乳酸吸管。
有飲品品牌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塑料吸管的采購成本每根在5、6分錢左右,紙吸管大概在7、8分錢左右,而聚乳酸材質的吸管,每根大概要到1毛2到1毛3左右。盡管成本高了不少,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他們還是決定把大部分吸管都換成聚乳酸吸管。
國內紙吸管訂單大幅萎縮
生產設備低價甩賣
一邊是聚乳酸吸管的擴張,另一邊自然是紙吸管的落寞,對于紙吸管生產商來說,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從大起到大落,這場過山車般的經歷,到目前為止還在消化當中。
在浙江一家紙吸管工廠記者看到,廠房里24臺機器只有5臺處于開機狀態(tài),正在進行生產的工作人員也只有兩三人。一位生產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初,是他們訂單最火爆的時候,所有機器全部投產,要兩班倒才能完成生產計劃,如今相比那時可以說格外清閑。
浙江某紙制品公司生產組長田仁才:每天這臺機器產量最少也是八九萬根,最忙的時候,一臺機器最多產過14萬根。
這家紙吸管企業(yè)的負責人周小玲告訴記者,過去的一年多他們的經營狀況像是經歷了一次“過山車”。
浙江某紙制品公司總經理周小玲:2020年的10月份開始到2021年的4月份之間,紙吸管產能每天可以三到五百萬支,每天都要出幾百箱貨。然后就是PLA(聚乳酸吸管)出來了,奶茶店的老板們說客戶體驗紙吸管不好,一下跌下來,沒有什么訂單。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吸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