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快遞包裹被當(dāng)作盲盒出售 上面的個人信息誰來保護?

  有些商家把無主快遞拿出來賣,有的還貼上虛假的收件人信息借盲盒概念賣貨

  快遞包裹被當(dāng)作盲盒出售,上面的個人信息誰來保護?

  近來,在一些電商平臺,由多個未拆封快遞件組成的快遞盲盒受到一些消費者追捧。本該由買家簽收的快遞件為何會成為盲盒被上架?銷售所謂的快遞盲盒是否合法?《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

  滿足年輕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拆到的東西基本沒什么用處。”近日,買家石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個價值30元的快遞盲盒。“手機殼、燈泡、機械部件已經(jīng)算好的了,里面竟然還有過期的暖寶寶、已經(jīng)拆封的艾灸條、寫不出字的筆……”

  多位受訪買家都表示,快遞盲盒拆出來的大多是一些價值不高的小物件。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電商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是這些快遞盲盒銷售的主要渠道。商家“按個賣”或者“按斤賣”。“按個賣”有19.88元30個、23.88元40個、59.88元60個等價格;“按斤賣”有35元2斤、60元4斤、112元8斤等不同價格。有的快遞盲盒賣家月銷量超過3000件。

  一些買家向記者表示,快遞盲盒普遍售價不高,在商家“商品物超所值”的宣傳刺激下,才選擇了嘗試。除此之外,一些短視頻平臺自媒體博主的熱門開箱視頻也為快遞盲盒吸引了流量。

  北京工商大學(xué)經(jīng)濟學(xué)院教授周清杰認(rèn)為:“商家將未知商品包裝后售賣給消費者,是有意制造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帶來了實際購買物與臆想商品之間的不確定性,進而滿足某些年輕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不過,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不確定性”銷售不合格產(chǎn)品、過度營銷侵犯了消費者的權(quán)益。

  快遞件變成盲盒

  一些買家向記者表示,盲盒里的每個包裹都帶有快遞原件的包裝,來自不同的快遞公司,且每個包裹上都印有原收件人的完整信息。那么,這些本來該被簽收或者退回商家的快遞件是怎么搖身一變成了“快遞盲盒”被再次上架銷售的呢?

  通過北京快遞盲盒買家提供的快遞包裝袋,記者聯(lián)系到了一份快遞原件的收貨方——上海寶山的褚女士。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盲盒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xué)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xué)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fēng)水,小風(fēng)水,風(fēng)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xué)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xué)習(xí)成功之道。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wù)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wǎng)REDSH.com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