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jiān)測企業(yè)銷售額約1.6萬億元;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前7天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零售餐飲、國內出游人數、旅行消費規(guī)模等多項數據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峰。業(yè)內人士指出,節(jié)假日消費作為推動內需重要的催化劑,正在讓中國經濟活絡起來。
消費熱情高漲
“十一”黃金周期間,消費表現亮眼,因疫情“欠下”的消費,國慶加倍“還”上了。
——旅行出游熱情高漲。文化和旅游部消息顯示,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促銷活動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xù)攀升。據商務部監(jiān)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jiān)測企業(yè)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商品消費持續(xù)升級。“十一”期間,吃穿用等基本消費需求穩(wěn)定增長,有機食品、汽車、智能家電、金銀珠寶等升級商品銷售增幅明顯。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钴S,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效果明顯。黃金周前七天,?凇⑷齺、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表示,這次假期為積累了超過半年的居民消費熱情提供了釋放空間,既展現了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這次消費的增長,依賴于從生產端到流通端、消費端的全方位協(xié)同作用,是中國經濟復蘇的一個綜合體現,反映了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中國經濟恢復發(fā)展的強大能力。”
新型消費壯大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形勢下,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網上訂餐、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費在黃金周期間不斷蓬勃壯大。
“宅家不想動,旅行不負重”成為消費者過節(jié)新“姿勢”。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黃金周前五日,居家外賣消費增長顯著,大閘蟹、月餅、鮮花等時令商品以及網紅店半成品、生鮮蔬菜等訂單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其中僅鮮花訂單量同比增長近兩倍,大閘蟹銷量同比增長近八成。該負責人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無負重出門,在酒店、景區(qū)附近點外賣采購洗漱用品、手機充電器以及一些常備藥品等必需品。”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黃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