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以房養(yǎng)老騙局:老人貸款買仙丹 遭暴力催收背債數(shù)百萬

新元公司位于北京東三環(huán)亮馬河畔的會所已被警方貼上封條。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義杰/攝

新元公司位于北京東三環(huán)亮馬河畔的會所已被警方貼上封條。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義杰/攝 

新元公司官網(wǎng)稱,酵素產(chǎn)品可以“抗衰老、減肥、美容、治病、延命一次搞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義杰/截圖

新元公司官網(wǎng)稱,酵素產(chǎn)品可以“抗衰老、減肥、美容、治病、延命一次搞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義杰/截圖

  張秋萍的家里最近住進了不速之客,20多天,她抗議、報警,卻始終無法將其趕走。對方的要求只有一個:要么還錢,要么賣房。

  回到半年前,61歲的張秋萍本以為,自己遇到了健康與財富雙贏的機會。2017年4月,她用房子抵押貸款了240萬元,在北京新元盛業(yè)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新元公司”)購買了號稱“仙丹”的健康產(chǎn)品,而新元公司的承諾是,不僅代她還貸,每月還會再付她3.6萬元。

  這個項目吸引了北京不少老年人,但從今年七八月起,新元公司突然停止如約還貸和付錢了。每月數(shù)萬元的債務襲擊了張秋萍們,部分老人或遭遇暴力催收,或被迫賣房,而因為一些公證文書,有的房子甚至被低價過戶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了解案情的警方人士處獲悉,北京目前有超過200人報案,新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淑芳已被逮捕,截至10月底,涉嫌罪名暫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仍在偵查中。

  這不是北京今年首次出現(xiàn)類似案件。今年7月28日,中國青年報刊發(fā)報道《他們?yōu)楹卧庥?ldquo;以房養(yǎng)老”騙局》,其事件始末與張秋萍的經(jīng)歷非常相似:有人以投資返利、代償本息等為誘餌,誘使老人進行房產(chǎn)抵押借款,辦理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公證、房屋買賣全權委托公證。最終高息不見蹤影,老人的房子也過戶給了他人。

  買了能賺錢的“仙丹”

  對于新元公司的客戶來說,法定代表人王淑芳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了。

  這個自稱“癡迷研究生命科學”的女士,照片在公司官網(wǎng)幾乎隨處可見。據(jù)官網(wǎng)宣傳,2007年,她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名叫“酵素”的物質(zhì)的真正價值,此后喝了5年,“到40歲了還像二十幾歲”,并且,從不運動卻可連續(xù)爬120層樓梯,“創(chuàng)造了青春不老奇跡”。

  2012年也是新元公司成立的年份,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王淑芳持股98%。公司的酵素產(chǎn)品包括“酵素濃縮液”“消化酵素”等6款,官網(wǎng)稱,這些酵素的推廣,“將酵素從保健品級別提升到‘掌握人類生老病死的終極密碼’級別”,其意義“不亞于100多年前為自由而戰(zhàn)的辛亥革命”。

  在公司的會所,面對暗訪的電視臺記者,王淑芳的承諾更為夸張。她說,這個技術“天下無敵”,“能把蔬菜水果變成仙丹”,效果超過“301、協(xié)和、哈佛、劍橋醫(yī)院100億倍、1000億倍,你說1萬億倍它都不過分”。

  事實上,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官網(wǎng),這些宣稱能“抗衰老、減肥、美容、治病、延命一次搞定”的產(chǎn)品,連保健品或藥品的批準文號也查不到。

  遭到質(zhì)疑的還有產(chǎn)品的科學原理。一名生物學研究者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酵素其實就是酶,是一種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zhì),人體的確離不開它,但若口服,酶遇到胃酸會變性、分解,難以在體內(nèi)合成設想中的物質(zhì),“意義其實不大”。

  但許多購買者尤其是老年購買者,當時并不知道這些。

  2016年4月,通過熟人介紹,張秋萍接觸到了新元公司。她的家境并不殷實,一度與丈夫蝸居在5平方米的廚房里。上世紀90年代,他們終于分到北京北五環(huán)外的一套房,不到60平方米,丈夫那時已年近半百。

  酵素似乎給了他們生活的另一種可能。這套產(chǎn)品主打健康概念,也為客戶設計了一套誘人的盈利模式:在一定期限內(nèi),公司每月會支付購買者一筆錢,買得越多,付得越多;等到期滿,公司還會在扣除實際消費額后,將原購買款如數(shù)奉還。

  這些產(chǎn)品是論公斤購買的,以“酵素濃縮液”為例,其包裝注明每天服用4次、每次10克,一個月下來就要1.2公斤,每公斤的價格是3750元。其他品種的價格各不相同。

  多名受訪者告訴記者,他們購買產(chǎn)品,有的是看中健康功能,希望能給自己或家人治。挥械膭t兼有理財意味,一次性購買數(shù)百公斤,以增加每月公司的付款,同時不領或少領產(chǎn)品,減少實際消費額。

  付不起購買款怎么辦?所有受訪者均表示,新元公司推薦的辦法之一是貸款,并承諾會代替他們償還本息。受訪者被介紹過多家民間借貸公司或個人放貸者,而抵押貸款,尤其是房屋抵押貸款,成為最有效的籌錢方式。

  抵押房屋冒險背債數(shù)百萬元

  2016年的合作有驚無險,張秋萍以房貸款150萬元,訂購了400公斤“酵素濃縮液”。一年的合同期里,新元公司如約代還了本息,每月也支付她4.5萬元。今年4月合同期滿,她共賺了54萬元,這些錢被用來還債,給老家的母親治病、修房,解了燃眉之急。

  “我也怕有風險,(第一年)賺了就行了,不做了,知足了。”張秋萍說,自己今年5月打算退出項目,但經(jīng)不住勸說,便答應再貸款買一段時間。

  張秋萍重新走了一遍貸款流程。對于這個經(jīng)過,多數(shù)受訪購買者的說法高度相似:先是被叮囑不要告訴子女,“因為他們觀念和我們不一樣”;有的民間借貸公司工作人員,還會告知一套應對批貸的說辭,比如,不能說貸款是為了買產(chǎn)品。

  接著,購買者被帶到了北京市的幾家公證處。按照他們的說法,公證處桌上已擺好一系列合同,他們沒被允許仔細閱讀,就稀里糊涂地簽了字,而這些合同也沒有給他們一份。

  王淑芳的代理律師對此并不認同,她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稱,購買者有能力看懂合同,這么大一筆錢,他們應該對自己負責任,“簽合同的時候,不看,是為什么呀?”“(出了事)不能說責任全是別人的,自己是被蒙蔽的。”

  受訪購買者出示的銀行流水顯示,在貸款到達他們賬戶的當天,這筆錢便轉到了王淑芳之父王德立的賬戶上。王德立是新元公司的另一名股東,持股2%。

  新元公司隨后與購買者簽訂了一份《溢價回購合同》。62歲的趙哲云說,所謂溢價,指的是她用抵押房屋貸到的290萬元,購買了773.3公斤產(chǎn)品,待一年合同期滿,公司將以345.68萬元的價格向她回購,比原價漲了19.2%。

  其中,溢價的55.68萬元將分12次按月預先支付,原值290萬元則在合同期滿后一次性返還,這也正好是房屋抵押貸款到期、須一次性歸還本金的日子。

  至于貸款的每月利息,《溢價回購合同》稱,“為了購買產(chǎn)品而貸款所產(chǎn)生的利息”由新元公司償還。趙哲云的月息是2.465萬元,而貸款了350萬元的袁麗敏,合同顯示月息高達9.8萬元,“一個月的利息,就是我一年不吃不喝的退休費啊”。

  這無疑是一場冒險式的“賭局”:倘若新元公司守信,客戶就可斬獲遠超銀行利息和一般理財產(chǎn)品的收益;一旦反之,對于大部分老年客戶來說,數(shù)百萬元的貸款本息,足以壓垮他們的晚年生活。

  多數(shù)受訪購買者坦言,他們原來也擔心新元公司不守承諾,但公司租用的會所讓他們打消了顧慮。會所共3層,號稱6000平方米,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東三環(huán)亮馬河畔,外墻金黃,門口高掛“新元會”招牌,“(到過的人)都會相信他們的,歐式風格,非常豪華,有時還組織沙龍、酒會,感覺公司很有實力”。

2頁 [1] [2] 下一頁 

做有溫度的奶茶品牌 天策金糧都菓奶茶教您如何遠離騙子騙局

揭秘錢幣收藏騙局:老人30萬買的紀念幣僅值2萬

老人健康騙局套路深:參加免費健康講座被騙數(shù)十萬

揭錢幣收藏騙局:老人花30萬買紀念幣實際價格僅2萬

保健品欺詐套路大起底:營銷推廣如傳銷 購買返現(xiàn)為騙局

搜索更多: 騙局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