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歷峰集團起訴eBay和阿里巴巴上的售假者

圖片來源:THE BALLER ON A BUDGET

  近日據《女裝日報》報道,瑞士歷峰集團正在對一系列冒牌Chloé、Cartier和Van Cleef&Arpels的產品進行追蹤,其中涉及一些通過eBay和阿里巴巴等線上平臺出售假貨的商家。歷峰集團已在伊利諾伊州聯(lián)邦法院對售假者提出控訴,訴訟賠償金額總數高達數百萬美元。

  歷峰集團指出,造假者是多個相互關聯(lián)的團隊,共同制造并向美國消費者銷售假冒產品,“線上的假貨生產商每年預計可以達到數千萬的訪問量,隨之產生的線上銷售額超過1350億美元。”

  為此,歷峰集團同多家擁有授權的正規(guī)商店進行了合作,通過提供客戶服務和產品真實性及安全性標識,希望向消費者傳輸保護產權的意識,比如付款標識、品牌形象標識和品牌名稱的搜索引擎優(yōu)化等。

  在諸如此類大規(guī)模的侵權案件中,普遍情況是很難辨別出真正擁有經營授權的商店,不論是集體還是個人。歷峰集團的數字知識產權主管Richard Graham在法庭上表示:“侵權者正竭盡全力地隱瞞自己的身份。”

  這其中一個最大的監(jiān)管漏洞是有關線上網站注冊的問題,Graham指出很多電商在注冊時沒有填寫完整信息或者隨便輸入幾個字母應付,這導致造假公司在創(chuàng)建網站和市場賬戶時有了可乘之機,得以在多個平臺銷售同樣的商品。這樣的網店注冊模式是很多制假廠商隱藏身份的常見手段之一。

Chloé2018春夏系列包袋

  奢侈品牌將打擊假貨訴諸正規(guī)法律流程的隊伍日益壯大,歷峰集團是最新加入的一位成員。此前,LVMH集團也曾針對亞馬遜之類的電商平臺進行了假貨清掃,種種行動都透露出包括亞馬遜、阿里巴巴在內的電商平臺的監(jiān)管缺陷。許多人對線上正品質量管控的能力提出了質疑,LV方面就曾表示,一些假貨買家們還參與了線上營銷,以及享受了搜索引擎的算法優(yōu)化,“通過剝奪和第三方公平競爭的權利,被告對LV和消費公眾造成了并發(fā)的且不可分割的傷害......導致LV商標、名譽受損,并增加了品牌通過互聯(lián)網銷售產品和教育消費者的成本。”

  近年來,為了讓海外奢侈品牌放心到他們的地盤上去做生意,阿里巴巴在打假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2016年建立了“阿里巴巴大數據打假聯(lián)盟”,不少奢侈品牌都成為其中一員,包括Louis Vuitton、Shiseido和Swarovski。今年2月,馬云還曾發(fā)聲呼吁加重刑罰治理假貨,希望“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

  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努力也得到了一部分品牌的回應,曾經在2015年起訴阿里巴巴的開云集團便在今年8月和前者化敵為友,達成合作關系,共同打擊奢侈品假貨。

  對于開云來說,中國毫無疑問是他們的重要戰(zhàn)場,更不要說旗下核心品牌Gucci剛剛開啟了中國電商網站,所以相比于對著干,還是握手言和更“識時務”,但打假效果卻不是雙方合作就能保證的。

  阿里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曾披露一組數據,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個銷售額遠大于起刑點(5萬元)的制售假線索,然而,通過公開信息能夠確認已經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比例不足1%。

  今年6月10日,央視調查欄目《新聞調查》曾經用45分鐘揭示了治理中國假貨問題的困難。該節(jié)目在報道中表示,阿里巴巴這些年一直試圖建立一個打通消費者和品牌方的合作鑒定機制,但苦于在淘寶平臺上有10億以上的商品,種類龐雜,涵蓋方方面面,無法讓所有品牌在入駐淘寶前都進行真假甄別,線下小作坊和黑工廠又源源不斷輸送假貨貨源,單憑阿里巴巴單方面持續(xù)人力物力的高投入很難有所突破。

  假貨泛濫已經從商業(yè)問題發(fā)展成復雜的社會問題,政府各職能部門共同聯(lián)合發(fā)力或許才能慢慢找到出路。

  來源:中國青年網

還是因為假貨問題 阿里巴巴被奢侈品集團歷峰告了

歷峰集團腕表總裁Georges Kern離職

拋售上海灘后 歷峰集團將重點擴張Chloé

歷峰集團出售“上海灘”品牌 定位尷尬致發(fā)展舉步維艱

歷峰集團出售上海灘品牌 定位尷尬致發(fā)展舉步維艱

搜索更多: 歷峰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