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育消費投訴呈上升趨勢,兒童興趣班、課外輔導班的消費亂象叢生。日前,哈爾濱市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給孩子選擇課外輔導班時,注意查看合同細節(jié),對有關價款、課時、地點、授課老師是否指定、學校資質(zhì)、違約責任等主要合同內(nèi)容,要盡量通過書面方式約定清楚。
日前,消費者張女士向哈爾濱市消協(xié)反映,其給孩子報了一個學樂器的興趣班,在試聽課的時候,因為孩子很喜歡當時上課的培訓老師,就交付了一年的課時費。孩子接受培訓5個月以后,該培訓老師因個人原因離職,培訓學校安排了其他老師繼續(xù)教授,但始終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孩子無法適應新老師的教學。
鑒于上述情況,張女士要求和學校解除合同并退還剩余學費。校方不同意退費,稱學校是按雙方合同約定的授課內(nèi)容、課時提供教學服務,對于是否由指定的老師來授課并沒有預先約定,學校有權根據(jù)實際情況安排任課教師,學校沒有違約。
半年前,李女士在一所乒乓球培訓學校,給自己的孩子報了一年的乒乓球培訓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學得很開心,可好景不長,不到半年學校突然通知培訓場地要裝修,學生可以選擇休課或者到其他培訓場館接受訓練。
考慮到孩子年齡較小,選擇到其他地點培訓接送孩子很不方便,李女士選擇了休課。數(shù)月過后,等學校通知可以在該場地培訓時,李女士帶著兒子前往場館,發(fā)現(xiàn)整個場館彌漫著裝修和油漆的味道,一些地方還散放著許多裝修后沒有收拾的材料。一堂課還沒結束,李女士就領著孩子回家了。李女士找到校方要求終止合同退還培訓費用。校方不同意退費,并告知李女士可以等一段時間來上課,如果實在不愿意等,可以去其他場館培訓。
為此,哈爾濱市消協(xié)提示消費者,不要僅憑學校咨詢?nèi)藛T的口頭約定或者簡單的試聽課就倉促繳費,對校方提供的格式合同要認真、逐字地審核清楚。有關價款、課時、地點、授課老師是否指定、學校資質(zhì)、違約責任等主要合同內(nèi)容,要盡量通過書面方式約定清楚。
盡量要選擇正規(guī)的、證照齊全的并具有安全措施的培訓機構,保存好相關合同及繳費票據(jù)。如在教育培訓過程中發(fā)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到消協(xié)投訴。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wǎng) 記者 劉傳江
尚德機構借代報名攬考生 誘導參加高價輔導班 搜索更多: 輔導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