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在醫(yī)院照顧陳同學。攝影 海濤
隨著網(wǎng)絡訂餐平臺的興起,如今一到飯點,就可以看到大批送餐員騎著電動車四處送餐。其中一些送餐員在道路上逆行、騎車打電話……種種危險動作,帶來諸多安全隱患。
去年12月21日晚,吉林大學新民校區(qū)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大四的陳同學在回寢室途中,被“餓了么”送餐員撞傷,后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左側脛腓骨骨折,右足骨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撞傷孩子的‘餓了么’送餐員王先生態(tài)度比較好,但‘餓了么’方面卻無人來協(xié)商解決此事。”去年12月30日,陳同學的父親告訴記者,王先生是在送餐途中 將孩子撞傷的,屬于職務行為,“餓了么”應當承擔責任,但對方卻一直在逃避責任。
送餐小哥眼中 送的餐要比傷者重要
據(jù)了解,23歲的陳同學目前正在準備考研,去年12月21日19時許,陳同學乘坐240路公交車從實習單位回寢室。“我是在義和路與新民大街交會處附近下的車,并沿著義和路往位于新疆街的寢室方向走。”陳同學表示,義和路是單行線,她正打算過馬路,不想被逆行的“餓了么”送餐車給撞倒了。
“當時,送餐員也摔倒在地,而我的雙腿特別疼,扶著柵欄都無法站立。”陳同學表示,發(fā)生事故后,她立即給母親劉女士打電話說了此事,希望母親能過來處理。
“一般發(fā)生傷人的交通事故后,肇事方都會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到醫(yī)院治療。”但“餓了么”送餐員的行為卻讓陳同學傷心不已,“他并沒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而是給同事打電話要求對方幫忙送餐。”
就醫(yī)舍近求遠 考慮過傷者的痛苦嗎
20分鐘后,“餓了么”的另一位送餐員來到現(xiàn)場,在詢問情況后將送餐車騎走。“看到送餐車被人騎走,我非常害怕,好在撞我的送餐員王先生沒有離開現(xiàn)場。”陳同學表示,此時,母親劉女士也來到現(xiàn)場,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因對方離得較遠,就建議劉女士自行到吉大一院就診。
就在劉女士打算打車帶女兒去吉大一院就醫(yī)時,送餐員王先生表示,他們單位的車輛馬上就會過來送傷者去附近醫(yī)院。
讓劉女士沒有想到的是,“餓了么”的車輛拉乘她們去就醫(yī)時,沒有選擇吉大一院,而是打算去“中醫(yī)學院”。“附近就是吉大一院,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呢?”對方的建議遭到了劉女士的拒絕,并堅持要將女兒送到吉大一院進行治療。 共2頁 [1] [2] 下一頁 “餓了么”訂外賣吃出蟲子“驗明正身”遇難題 餓了么回應對賭失敗傳聞:完全不存在阿里接管 長沙查處餓了么美團外賣兩家訂餐平臺 分別罰款十萬 餓了么能否守住O2O外賣第一把交椅? 中消協(xié)體驗美團餓了么外賣:餐食中有肉食生蛆和毛發(fā) 搜索更多: 餓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