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萬一我“沒”了 支付寶、微信里的錢怎么辦?

  近日,這樣一個看上去有點“杞人憂天”的問題,引起了大量網友圍觀。不少人留言稱“心有戚戚焉”,表示深有同感。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有支付寶、余額寶、微信零錢、財付通之類的賬號,直通他們的財富倉庫。然而,這種形態(tài)存在的錢財,很有可能因主人的意外而永遠被遺忘。對此,律師認為,隨著中國人存錢用錢方式的多樣化,一定要摒棄“避諱留遺囑”這個陳舊觀念,早早通過多種方式預留這些財富的“通關密碼”,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萬一我“沒”了,家人怎么知道有這筆錢?

  “我支付寶有7萬多,微信有2萬多,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我的家人并不知道這筆錢,這些錢會怎么處理?最終去向是怎么樣的?”近日,有網友拋出這么一個疑問,立即引來眾多跟帖。

  “哎呀,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一位網友留言稱。

  “多數人都不會活著的時候告訴家人,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會遭遇意外。”網友“夜太黑”說。

  “你以為存進銀行的戶頭,你意外身亡他們會通知你家里人有這筆錢嗎?太天真了!”網友“熊掌和魚”說。

  理財師建議:事實上,理財師也都提倡大家在投資理財時,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是要合理配置,比如定期活期搭配,買點基金、股票、保險等。眼下支付寶、微信錢包、余額寶等新型存款方式不斷出現(xiàn),看來,遭遇“意外”之后的資產處理,還真不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

  一個往往被人忽視的協(xié)議

  長期不使用,支付寶會注銷,微信會回收。

  網友們在議論時,還列舉了諸如支付寶、QQ登記注冊時的協(xié)議。記者研究發(fā)現(xiàn),根據這些大家平時并不曾細讀的協(xié)議,遭遇“意外”的網友家屬想拿回網上遺產,還比較困難。

  比如,《支付寶服務協(xié)議》第四部分第三項第5條就規(guī)定:

  “為了防止資源占用,如您連續(xù)12個月未使用您的支付寶登錄名或支付寶認可的其他方式登錄過您的會員號或賬戶,支付寶會對該會員號或賬戶進行注銷,您將不能再通過該支付寶登錄名登錄本網站或使用相關會員號或者賬戶。如該會員號或賬戶有關聯(lián)的理財產品、待處理交易或余額,支付寶會協(xié)助您處理,請您按照支付寶提示的方式進行操作。”

  與此類似的還有微信、QQ等賬號,比如在《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xié)議》里第七款第二和五條就規(guī)定:

  “微信賬號的所有權歸騰訊公司所有,用戶完成申請注冊手續(xù)后,僅獲得微信賬號的使用權,且該使用權僅屬于初始申請注冊人。同時,初始申請注冊人不得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者售賣微信賬號或者以其他方式許可非初始申請注冊人使用微信賬號。非初始申請注冊人不得通過受贈、繼承、承租、受讓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賬號。”用戶注冊微信賬號后如果長期不登錄該賬號,騰訊有權收回該賬號,以免造成資源浪費,由此帶來的任何損失均由用戶自行承擔。

  “這條協(xié)議,大家注冊時都會點擊”同意,但基本無人仔細閱讀。

  由此可見,擁有支付寶且突然去世的用戶,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里面的錢將會一直被動地凍結在該用戶的賬戶里,等待著他(她)的親人來認領,且理論上,支付寶“會協(xié)助您處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支付寶如何協(xié)助你,在世的親人如何知道這個有錢的賬戶,還是個未知數。

  同樣,作為微信、QQ、微信公眾號等工具的“初始申請注冊人”,如果去世后,按協(xié)議規(guī)定,所有權歸騰訊所有,且“不得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者售賣”,這個號最終會被騰訊回收,那相應的微信錢包又會面臨何種命運?也是個未知數。

  銀行業(yè)人士建議:在銀行里,每年都有一些“休眠賬戶”,里面也有或多或少的資金,一般來說,有的賬戶有第二聯(lián)系人,銀行可以聯(lián)系上,或者主人的親友會拿著銀行卡來查詢,比較好解決。對于網絡平臺里的財富,可依照銀行資金的提取方式,提供死亡證明、戶口本、公證書或者法院判決書來提取。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