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印發(fā)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食品安全再次被提到顯著位置,而恰在《通知》出臺不久之后,洋奶粉紛紛“中招”,接連遭遇檢測不合格、暫停注冊,由此,進口奶粉的形象也開始在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
檢驗不合格
日前,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組織了監(jiān)督抽檢,共計抽檢202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7批次,涉及的進口奶粉品牌包括Holle(泓樂)、Lactana(特福芬)、Angi‘sLand(安吉蘭德)等。
其中,Holle有機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生產(chǎn)日期:2014/7/5)存在維生素A指標未達標,錳指標不符合標簽標示值的情況;Holle有機嬰兒配方奶粉1段(生產(chǎn)日期:2014/8/11)中檢出阪崎腸桿菌,同時錳指標不符合標簽標示值。
對于進口配方奶粉來說,這不是第一次被曝檢測不合格,但似乎是最嚴重的一次。
公開資料顯示,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如一次劑量超過30萬國際單位時,會引起急性中毒。每天服用5萬-10萬國際單位,連續(xù)服用6個月左右,即可發(fā)生慢性中毒。而對于乳品行業(yè)來說,阪崎腸桿菌的名字更加不陌生,早在2008年就曾被曝出味全配方奶粉檢出含有此病菌,它是一種能引起嚴重的新生兒腦膜炎、小腸結腸炎和菌血癥,死亡率高達50% 以上的致病菌。
對此,新金融觀察記者分別登錄了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的Holle奶粉旗艦店,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京東旗艦店相關問題奶粉均已下架,在牛奶粉分類下只有“有機奶粉3段”仍在出售,而“有機奶粉2段”則顯示“該商品已下柜”。
而在天貓商城Holle旗艦店,該系列2、3段奶粉均顯示有貨,但在2段奶粉商品描述中生產(chǎn)日期顯示為2015年10月2日,并非曝光名單中的2014年。
暫停注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對于這次的主角Holle奶粉來說,商品下架尚不算終點,距離曝光奶粉不合格后僅僅幾天的時間,Holle再次卷入暫停注冊風波。
記者登錄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在進口乳品境外生產(chǎn)企業(yè)注冊名單中,5月16日更新的奧地利嬰幼兒配方乳品,Agrana Starke GmbH企業(yè)的備注欄赫然顯示“暫停”。
在Holle奶粉的產(chǎn)品描述中,上述公司顯示為此奶粉的生產(chǎn)商,宋亮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這二者應該是同一家企業(yè)的兩個不同品牌。”
對此新金融觀察記者第一時間聯(lián)系Holle奶粉的中國總代理武漢美斯通工貿(mào)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斯通),相關人員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具體情況可以通過留言的方式等待答復,而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共2頁 [1] [2] 下一頁 洋奶粉高價背后的暴利:用大包粉二次加工 洋奶粉首次被暫停在華注冊資格 洋奶粉企業(yè)Holle被暫停注冊:產(chǎn)品里檢出有害物質(zhì) 洋奶粉檢出致命病菌 進口乳粉觸安全紅線 洋奶粉配方注冊制緩行 若實施或?qū)⑻蕴慌放?/a> 搜索更多: 洋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