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集團總裁楊文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偟碾x開對蒙牛不會有任何影響
6月11日晚,蒙牛乳業(yè)(02319.HK)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創(chuàng)始人牛根生正式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與此同時,委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為董事會新主席。辭任后的牛根生計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慈善事業(yè)中,但他也保留蒙牛乳業(yè)非執(zhí)行董事一職。
“牛根生走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他肯定要離開。原因有兩個:第一,他的焦點和重點已經不在蒙牛了;第二,他已經重新開辟了戰(zhàn)場。”乳業(yè)知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偟碾x開對蒙牛不會有任何影響,也不會再有大的人事變動。”蒙牛集團總裁楊文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
牛根生—生3次言退
六年前,牛根生曾有過一番言論,讓人記憶猶新。
2005年9月,牛根生宣布將辭去蒙牛乳業(yè)總裁的職務,同時,蒙牛乳業(yè)面向全球招聘CEO。也正是那個時候,牛根生首次面對媒體坦言,希望自己在50歲的時候退休,退出蒙牛的管理層。
當時被人們認定是牛根生退休的一個前奏。當時,很多人揣測著牛根生單純的想退出蒙牛集團以“安享晚年”,甚至還有人說是三鹿田文華事件讓牛根生充分體會到了前車之鑒。
然而六年過去了,事實證明退出并非牛根生本意。
“牛根生在2005年時候退出過一次、2008年退出過一次,現(xiàn)在又再次退出,據(jù)我所知2005年時牛根生同時兼任2個公司,所以上市公司建議他不能同時兼兩個,所以他退了一次,2008年退出是為了交班,實際上是為自己了找個替身。而這次退不是徹底退,他還留下一個非執(zhí)行董事,實際上他不能完全退出因為他有個人的股份在,讓他做個普通的股民他肯定不會心甘情愿的,所以他還為自己留下個尾巴。從這就能看得出來,他并非自愿。”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表示。
對于牛根生辭職的原因,蒙牛乳業(yè)在公告中稱牛根生計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慈善工作,實現(xiàn)數(shù)年來的夙愿,所以辭去董事會主席,但“他將保留非執(zhí)行董事一職,并繼續(xù)參與本集團之策略規(guī)劃。
“這個事情當時內部肯定是有個分歧和意見,辭職只是讓他體面的離開,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讓一個人心甘情愿離開原因只有兩個:第一,我沒有這個能力;第二,我知道整個內幕在引爆之前必須離開,暴風雨來之前必須找個避風口。”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那么對于蒙牛來說2009年的“借貸門”則是牛根生不能回避的話題。
中糧集團—守約前來
2008年9月11日,對牛根生來說是個噩夢。三聚氰胺也是讓牛根生無比頭疼的詞匯,在這場沖擊全球的信譽危機中,除三鹿外,號稱最有責任感的乳品企業(yè)蒙牛受到諸多指責。
三聚氰胺事件引發(fā)的蒙牛股價暴跌讓蒙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牛根生一方面必須防止老牛基金會抵押給摩根士丹利4.5%的蒙牛股份落到他人之手,另一方面他還要找更大的戰(zhàn)略買家,幫助蒙牛解決日漸枯竭的現(xiàn)金流。
于是,為了保住這4.5%的股份,牛根生向他的企業(yè)家朋友和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寫了一封萬言書。
牛根生的萬言書將蒙牛的窘境放大了,而就在這時,寧高寧救了他。
寧高寧不僅救了牛根生,牛根生還成功套現(xiàn)了9.55億元。
2009年,寧高寧領導的中糧集團與厚樸投資共同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糧集團持股70%)入主蒙牛,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當時在人們看來是一場一拍即合的交易,蒙牛獲得現(xiàn)金,而中糧集團則在食品產業(yè)鏈上布下了一枚關鍵性的棋子。入主蒙牛后,中糧在蒙牛乳業(yè)董事會中占3個非執(zhí)行董事名額,寧高寧同時任董事會副主席一職。
“牛根生很聰明,當時牛根生與中糧簽訂了一個協(xié)議,3年內中糧集團不插手經營蒙牛,所以從進來到現(xiàn)在中糧還沒有插手具體的經營活動,但2009年至今已經3年了,中糧已經過度的差不多了,開始要動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