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觀察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品牌觀察 >> 正文
碧桂園拿地 11官員埋單 三任縣委書記被處分
投訴—爆料—內幕—線索—傳聞
http://www.74sbvg36.cn 2011-04-25 紅商網 評論 發(fā)布稿件

  綜合新華社、《法制日報》消息 國土資源部近日發(fā)布安徽和縣違法批占土地案處理結果,10余名政府相關干部受到處分,尤其以三位縣委書記受到追究引起輿論極大關注。但社會對此案的熱情,并未隨相關干部受處理有絲毫減弱,特別是涉案的碧桂園的種種表現,引人無限遐想。

  幾年前就有人質疑碧桂園涉嫌“零地價拿地”,媒體也作大量報道,但結果卻不了了之。和縣案中,碧桂園拿地數千畝,卻只向和縣政府支付每平方米73元的費用,再次有力地說明此前對碧桂園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碧桂園不僅以小球訓練基地建設的名義拿地,還以國家明令禁止的高爾夫球場項目拿地,如此不加避諱,足見違規(guī)到了何等囂張的程度。

  碧桂園案件發(fā)生時,朱愛民任和縣縣委書記。在查處碧桂園案件中,已經就任臨泉縣縣委書記的朱愛民最終被安徽省紀檢監(jiān)察機關撤銷縣委書記職務。

  據國土資源部執(zhí)法監(jiān)察局介紹,朱愛民離任和縣縣委書記后,許少春接任和縣縣委書記,他也參與了碧桂園案。在碧桂園案查處前,許少春也已離開和縣,就任巢湖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與朱愛民一樣,許少春也因碧桂園案被誡勉談話。

  因碧桂園案,被處分的官員還有和縣政府原縣長、現任和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桂林被行政警告處分。

  至此,就碧桂園案,和縣三任縣委書記或被撤職,或被黨政紀處分。

  因碧桂園案,和縣其他被處分的官員還有和縣政協(xié)原副主席林厚春;和縣縣委原常委、副縣長何樂平等11人,其中處級干部5名。

  新華時評

  怎么又是碧桂園

  這些年房價在很多城市瘋狂飆升,令不少百姓的安居夢遲遲難圓,更催生大量“房奴”和準“房奴”,公開房價成本、降降房價虛火也因此成為全社會迫切愿望,但“碧桂園”們卻以商業(yè)秘密為由塞責民意。在中央政府出臺調控政策和措施后,一些開發(fā)商又主動在某些城市降低房價,這樣的倒逼,從側面說明了房價虛高、存在降價空間的事實。和縣案實證了房價成本中腐敗的身影和官商勾結的丑惡,再次說明房價成本公開是多么必要和迫切。

  人們相信,和縣案不過是碧桂園全國拿地的一個縮影,更是“碧桂園”們頂風違規(guī)開發(fā)的一個縮影。碧桂園在其他地方所拿土地是否同樣存在違法違規(guī),“碧桂園”們是否還有更多的官商勾結,有待相關部門深入調查。

  違法違規(guī)案件被曝光之后,地方政府常以罰款、補辦手續(xù)等形式給違規(guī)項目“扶正”,而不是采取要求恢復原狀甚至收回土地及相應懲處等嚴厲措施,試想這樣的舉措怎么可能起到威懾作用?就在上個月,各地陸續(xù)出臺今年的房價調控目標,不少地方竟出現將房價調控目標與GDP增幅掛鉤、變相提高房價漲幅的鬧劇。如此欺騙民意的做法,所折射的正是地方政府在房價調控上陽奉陰違,與土地開發(fā)商“穿一條褲子”的立場。

  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晨報)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編:周婉君

【鄭重聲明】此文不代表紅商網商報同意其說法或描述,本網站不轉載或自行采寫國務院公布的《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中所定義之“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fā)事件的報道、評論”。作為零售商業(yè)門戶,紅商網商報僅提供零售相關產業(yè)領域的商業(yè)信息,以更好地服務于零售商業(yè)。來源非紅商網的,皆轉載自其它媒體。若有不妥之處,請聯(lián)系news#linkmall.cn或來源。
 相關閱讀
·碧桂園違規(guī)用地引發(fā)安徽和縣官場地震 官員人人自危 2011年04月22日
·碧桂園安徽違規(guī)用地疑云 2011年04月21日
·如山湖城舊事重提 碧桂園違規(guī)事件屢查不止 2011年04月20日
·中西部違規(guī)用地凸顯 中海碧桂園被通報 2011年04月19日
搜索更多: 碧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