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團舉牌力合股份幕后疑云重重。一個澄而未清的焦點話題是,引發(fā)監(jiān)管部門關注的6個賬戶相互之間以及與杉杉集團之間,究竟存在何種關聯(lián)?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述幾個賬戶也曾同步進駐江西長運、大連圣亞等公司。而中融信托兩款產(chǎn)品的實際受益人上海豐潤投資,以及中融人壽,均與杉杉系頗有淵源。
自3月8日起短短7個交易日,杉杉集團旗下恒益投資和順諾貿(mào)易閃電舉牌力合股份,耗資逾1.7億元。期間,寧波盈信投資、中融人壽-萬能保險產(chǎn)品、中融國際信托-中融恒泰一號(實際受益人為上海豐潤投資)、中融國際信托-融裕25號(實際受益人為上海豐潤投資)、中融國際信托-融裕11號(實際受益人為李慶)、甘曉梅等6個賬戶應監(jiān)管部門要求核查,昭示該等賬戶也大量購入力合股份股票。
在杉杉集團“未來可能參與經(jīng)營管理”的預期之下,力合股份昨日幾乎一字漲停。據(jù)推算,短短數(shù)日,上述6個賬戶的賬面浮盈在20%以上。當日龍虎榜顯示,上海3家營業(yè)部占據(jù)賣出席前3位,合計出貨2734萬元,上述賬戶或已逢高拋籌。
盡管律所出具的調(diào)查報告稱6個賬戶與杉杉集團、恒益投資、順諾貿(mào)易不構(gòu)成一致行動關系,但仔細梳理幾個賬戶的背景,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著千絲萬縷、或明或暗的關聯(lián)。
大連圣亞2010年的幾份定期報告顯示,中融人壽產(chǎn)品、融裕25號、上海豐潤投資、中融恒泰一號、甘曉梅均曾輪換現(xiàn)身,且往往合伙進駐。而江西長運2010年年報顯示,融裕25號、中融人壽產(chǎn)品、中融恒泰一號均于去年四季度突擊潛入。值得注意的是,一同進駐的自然人鄭學明獨攬524.91萬股,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預計投入資金約6000萬元。此鄭學明的身份,很可能是杉杉集團總裁。
此外,去年一季度,中融恒泰一號出現(xiàn)在中科英華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其后倉位略有變化,至三季報時持有375.93萬股,為第六大股東。中科英華的實際控制人即為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jié)是,中科英華全資子公司聯(lián)合銅箔持有中融人壽20%股權,為并列第一大股東;中科英華前任董事長陳遠卸職后擔任中融人壽董事長;陳遠控制的潤物控股又持有中科英華5%的股權;鄭學明則持有中科英華2.7%的權。
再看中融恒泰一號、融裕25號的實際受益人上海豐潤投資。該公司公開資料甚少,記者查詢得知其法人代表為趙海云。公開資料顯示,趙海云曾任中科英華副總裁;今年1月,中科英華擬將旗下科潤創(chuàng)投80%的股權出售,當時披露的科潤創(chuàng)投法人也為趙海云。這意味著,至少是今年1月之前,趙海云既是中科英華旗下公司的法人,又掌舵著上海豐潤投資,如何撇清與杉杉的關聯(lián)?另外,由于趙海云與陳遠是老同事,中融人壽、豐潤投資也難免有“并肩作戰(zhàn)”的可能。
其實,上海豐潤投資與杉杉系的關聯(lián)還不止于此。據(jù)公告,2009年3月辭去杉杉股份董事長職務的代明華,1998年5月至2002年10月曾任上海豐潤投資總經(jīng)理,目前負責杉杉旗下的投資業(yè)務。此外,曾擔任中科英華監(jiān)事的李小紅,亦曾任上海豐潤投資項目經(jīng)理。
融裕11號賬戶受益人李慶又是誰?根據(jù)資料推斷,其很可能是上海昂諾實業(yè)投資的掌門人。去年四季度,昂諾實業(yè)管理的云南信托-金絲猴2009-1集合資金信托也跟隨中融信托進駐江西長運。
最為神秘的是寧波盈信投資。記者獲得的工商資料顯示,盈信投資的法人為徐小明,注冊資本1.5億元,成立時間竟是今年3月2日,即杉杉集團開始建倉力合股份前6天。這不免引人懷疑,閃電注冊的盈信投資買入力合股份,是否是精心設計的利益輸送?
種種蛛絲馬跡,依稀勾勒出一撥投資客錯綜復雜、互相倚靠的關系網(wǎng);他們雖然與杉杉集團不構(gòu)成一致行動人,卻很可能知悉了杉杉集團的舉牌計劃,從而快速建倉“搭車”獲利。
此外,杉杉集團的剽悍舉牌還留下諸多疑團:鄭永剛旗下已有2家上市公司,圖謀力合股份控股權意欲何為?如果是借殼上市,為什么要采取如此激進的舉牌手法?而目前杉杉集團距力合股份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尚有5%的差距,未來會向哪個方向發(fā)展?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