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正在向低端市場尋找下一批錢袋子,目光鎖定在了“迷你百萬富翁”身上。
隨著大型機構、超級富豪等對沖基金傳統(tǒng)客戶變得愈發(fā)沉寂,醫(yī)生、律師、企業(yè)主或任何擁有七八位數(shù)資產的人成為對沖基金新目標,且這種趨勢一直在加快。
整個華爾街的天鵝絨繩索正在下降。從私募股權投資到房地產運營商,再到熱門的新興私募信貸基金,大家都在千方百計吸引那些“身家闊綽但夠不上富豪級別”的有錢人。據(jù)投資公司DBi的Andrew Beer稱,華爾街一些人把這類投資者稱為“傻瓜錢”。
為什么這么說呢。“聰明錢”近來表現(xiàn)不怎么亮眼。許多對沖基金連跑贏標普500指數(shù)都很困難,一些業(yè)內知名基金爆出驚人虧損。與私募股權押注押注相關的大型投資者從對沖基金撤資以增加流動性,這些都削弱了機構的興趣。
NEPC的全球研究主管Neil Sheth表示,“過去三年,我們客戶談論對沖基金資產的情況比以前少多了”。NEPC的客戶包括養(yǎng)老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

為了吸引新的投資者,一向高冷的對沖基金經理越來越多地利用品牌銀行的私人財富網絡,這在過去可能是他們認為不值得做的一件事,尤其是因為他們必須向銀行付錢才能接觸到這些客戶。
懷疑論者警告買家要小心,因為投資對沖基金并不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他們往往會占用客戶的資金,并向個人客戶收取比財力雄厚的機構更高的費用。稅率也高。杠桿和流動性構成風險。
Jackson Square Capital創(chuàng)始人Andrew Graham拒絕把對沖基金引薦給自己的客戶,他說,”到這些基金開始接觸個人投資者的時候,那也不是最好的投資機會了“。
支持者認為,對沖基金的零售化讓散戶可以投資一些世界上最知名的公司,從而使這個行業(yè)民主化。它們可以幫助分散傳統(tǒng)股票和債券的風險,防止市場陷入低迷。
成立25年以來,Viking大部分時間里的經營方式就像一個高端俱樂部。這家總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公司以提供高回報這種老派方式吸引到退休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一些基金會。與較小的競爭對手不同的是該公司從未提供過傭金折扣,F(xiàn)年63歲的Halvorsen很少在會議上跟任何人推銷Viking。
但如今Halvorsen卻在向擁有數(shù)百萬美元資產的人推介產品。這家堅定的私募公司一直在通過網絡研討會對銀行的私人財富客戶進行投資者教育,還第一次招攬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團的客戶。
努力終于獲得回報。去年,該公司十年來首次向新資金開放其旗艦基金,散戶投資者踴躍參投。 Viking籌集的約50億美元資金中約有五分之一來自“迷你百萬富翁”。
其他人也嗅到了商機。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向來以對客戶的挑剔著稱,之前曾拒絕過銀行平臺,但自2020年以來,該公司一直在招徠私人財富客戶。Elliott Investment是業(yè)內表現(xiàn)最穩(wěn)定的公司之一,自1977年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率為12.8%,跑贏標普500指數(shù)約1個百分點。
近年來從財富客戶那里籌集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Coatue Management正在尋找更多客戶。該公司推出了一支基金,允許個人向科技股和風投最低投資5萬美元。2024年最熱門產品Jain Global加入了摩根大通平臺,今年其早些時候通過四個銀行網絡總計募資10億美元以上,相當于總額的約五分之一。
十多位知情人士描述了該行業(yè)所作的努力。由于許多細節(jié)尚未公開這些人士要求匿名。對沖基金代表不予置評。

“極具粘性”
富人可以成為對沖基金的大客戶。業(yè)內高管表示,一旦做出資金承諾,他們往往不太會撤資。相比之下,大型機構更有可能在形勢艱難時要求贖回。
“我們已經看到對沖基金在散戶投資組合中極具粘性,” 摩根士丹利的Margot Kirby表示。“它們通常不到個人總配置的5%,并且不被視為流動性來源”。
但對對沖基金有利的事情并不總是有利于不斷壯大的高凈值客戶群體。與具有免稅地位的機構不同,個人必須向美國國稅局繳納包括短線交易在內的資本利得稅,可能會使他們的凈收益減少30%至50%。
更重要的是,個人通常要向銀行的私人理財平臺支付額外費用。一些對沖基金正在采取行動創(chuàng)造更加節(jié)稅的安排。
然而對于迷你百萬富翁來說,投資產品的“專屬性”可能令他們難以抗拒。
DBi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Beer表示,使用一些對沖基金策略,例如多重策略可以提供“神奇的分散投資”,其他策略沒有這種好處。 “普通人可能無法區(qū)分可靠的基金和高風險基金,尤其是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基金”。
來源:新浪財經 環(huán)球市場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