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報Pro 吳昕
抖音外賣擴張步伐放緩
抖音外賣的故事,已不如開篇時引人入勝。
距離今年1月抖音“團購配送”服務升級過去了200天,抖音外賣還沒有向外界傳遞出多少有別于美團、餓了么的新賣點。
早在今年2月底,就傳出消息稱抖音將在今年3月在全國上線外賣服務。但事實證明抖音方面在外賣的部署始終沒有超越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城。類似的傳聞一再上演,抖音外賣的擴張部分始終克制。
近日又有媒體報道稱抖音“將于6月底或7月初上線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外賣業(yè)務,全面對標美團外賣”。經(jīng)查證,目前在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jīng)有部分商家接入抖音外賣,提供團購配送服務。但從服務輻射范圍看,距離抖音外賣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全面鋪開,仍有著相當大的落地空間。

有抖音供貨商表示已經(jīng)為抖音外賣功能大規(guī)模上線做好了準備,一旦 外賣業(yè)務表現(xiàn)達到預期,全國開城計劃就將提上日程。
只不過考慮到 6月上旬,晚點報道稱抖音外賣業(yè)務已放棄今年達成 1000 億元 GMV(交易總額)的目標,并放棄將GMV視作最重要的指標,轉向對業(yè)務流程的多元化探索。1000億的目標,也被悄然調整成了50億,縮水達20倍。
這樣的巨幅回調,顯然是基于抖音外賣過去幾個月時間里不算樂觀的業(yè)績表現(xiàn)。有數(shù)據(jù)指出,今年前3個月,抖音外賣的月交易總額始終難以突破1億元關口,日均單量在1萬到2萬單區(qū)間。
直到五一假期抖音本地生活聯(lián)手商家推出各色大促活動,才將日單量短暫推上10萬單的高峰。但隨著節(jié)日帶來的紅利消退,抖音外賣的單量也迅速回落。這意味著,要完成今年50億元的GMV目標,意味著僅靠目前這三個試點城市還遠遠不夠,抖音外賣必須開拓新的市場,以城市數(shù)量換取交易總額的成倍增長。
但當前的局面,讓抖音外賣的開城規(guī)劃找不到落地的依憑。
流量解決不了的難題
另一個方面,是200天的試點過程,讓抖音外賣的軟肋持續(xù)暴露。
在配送方面,抖音外賣缺少類似美團和餓了么的配送基礎,依賴于順豐同城、閃送和達達等第三方配送平臺提供履約服務。而根據(jù)順豐同城人士透露的訊息,來自抖音外賣的配送訂單基本處在日均2000單左右。這與外賣行業(yè)霸主美團有著數(shù)量級的差距。
至于抖音是否會自建配送團隊,類似的問題還沒有一個一錘定音的答案。無論選擇輕資產(chǎn)的第三方配送,還是從頭建立起重資產(chǎn)的配送團隊,都意味著抖音需要直面美團在這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在外賣業(yè)務觸礁之前,抖音方面的判斷還相對樂觀。去年抖音到店餐飲銷售額,已逼近美團一半。抖音的6億流量池在賦能新領域方面,體現(xiàn)出強大勢能。
但當前許多信號證明,抖音撬動本地生活領域的法寶,不是內容驅動,而是更低的傭金費率。在本地生活領域,缺少競爭對手的美團吃下了行業(yè)內的高額利潤,這讓不少商家“苦美團久矣”。
而新入局的抖音拿出了極低的軟件服務費政策,并以抖音導流為誘餌,引來一眾商家和服務商入局。根據(jù)此前抖音的《軟件服務費政策》,生活服務類商家中,美食類目享有最低的2.5%費率。這不包含商家普遍的配送費支出。
對于廣大商戶來說,加入抖音分一杯羹,只是打開一個新的銷售渠道。能夠美團和抖音的流量通吃,才是商家們最誠實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抖音本地生活的擴張勢如破竹,卻沒有真正動搖美團的市場。
而在外賣領域,同樣沒有發(fā)生太多行業(yè)“二選一”的故事。但接入抖音外賣的收益,遠不如到店服務那么令商家心動。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