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哈根達斯:比星巴克早進入中國3年 如今被淡忘?

  為什么在中國賣這么貴?其實這是因為哈根達斯有兩種,一種是雀巢代理的哈根達斯,走快消路線;另一種是通用磨坊代理,走的是高端路線,在中國地區(qū)售賣的就是后者,再加之匯率、貨運、海關(guān)等各種原因,所以在國內(nèi)見到的哈根達斯價格普遍比國外要高。

  “明明是平民,卻偏要在我面前裝貴族”,這種行為在消費者心里無異于“收割智商稅”,多多少少有點傷感情。被欺騙的感覺也會產(chǎn)生不信任,讓品牌價值加速往下掉。

  渠道Place:電商和零售渠道加速門店冷清

  哈根達斯的銷售渠道主要有三:餐飲門店渠道、零售渠道(商超便利店等分銷渠道)、電商渠道。

  最近頻頻被提及過得不太好的是餐飲門店渠道,不僅要承受商場昂貴的租金保住黃金店位提高曝光率,但即便如此,還是頻頻被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所替代,從黃金位置搬到了邊緣化的位置。

  在餐飲門店的產(chǎn)品策略中,有一種流量產(chǎn)品,比起盈利它們更重要的目的是引流,轉(zhuǎn)化潛在客戶。

  例如宜家2 塊錢的陶瓷杯、4塊錢的花瓶,7塊錢的煎鍋等等,他們的存在不是為了盈利,而是要吸引你走進賣場。

  奢侈品大牌的入門級包包也是同樣的邏輯,他們的價格相對來說要可愛一點,這是在降低你首次購買的門檻。

  在哈根達斯的產(chǎn)品體系中,最親民的產(chǎn)品就是這種小杯裝的冰淇淋。當我們輕易在便利商超、電商平臺中就可以買到的時候,就少了進店消費的理由。

  星巴克其實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與餓了么合作推出外送服務(wù),在便利商超推出瓶裝、杯裝咖啡等等,本質(zhì)上是為了在更多的生活消費場景里植入產(chǎn)品。

  但我們還是會去星巴克門店消費,且不說新鮮咖啡和瓶裝咖啡的口感差異,星巴克既非家又非公司的“第三空間”概念也是消費者愿意去門店消費的理由。

  哈根達斯一方面把引流產(chǎn)品下放,降低消費者的首次購買門檻,但另一方面卻沒有打造門店體驗服務(wù)的競爭壁壘,顧客沒有了進店復(fù)購的充足理由。在新式茶飲浪潮的襲擊下門店更難以守住原本的地位,以至于越來越冷清了。

  推廣Promotion:溝通策略與品牌定位不符

  哈根達斯著名的廣告詞“愛她,就帶她去吃哈根達斯”,這句廣告詞把年輕的小情侶作為主要消費對象。

  也許是意識到新一代消費者的愛情觀正在轉(zhuǎn)變,品牌也急需升級,所以把廣告語改成了:“Everyday made extraordinary”,一種日常的非比尋常。

  不僅難記,還失去了品牌特色,放到任一品牌中幾乎都適用。但品牌還是這樣做了,阿慕猜測背后的原因是品牌試圖把“吃哈根達斯冰淇淋”從約會行為變成一種日常行為,以此提高消費頻率。

  為了契合這個“日;”的溝通策略,哈根達斯的做法卻是以促銷為突破口,提供大量的打折優(yōu)惠活動,刺激消費。

  阿慕翻了其上百條官方微博,大多都是打折促銷的信息,文案上也沒有體現(xiàn)一個冰淇淋奢侈品牌的調(diào)性。

  一邊要緊抓“高大上”,走高端奢華路線,另一邊又拗不過現(xiàn)實,選擇放低身段,導(dǎo)致消費者認知和品牌形象嚴重錯位。

  結(jié)語

  消費者為什么愿意買你的產(chǎn)品,而不是你對手的產(chǎn)品?

  就品牌來說,人們需要情感上的聯(lián)系;而就產(chǎn)品來說,他們需要理性的理由。

  從經(jīng)典4P理論來看,哈根達斯本身的產(chǎn)品競爭力已經(jīng)和消費趨勢格格不入。時代正在激變,要跟上消費者的腳步,品牌轉(zhuǎn)型升級勢在必行。

  一代貴族的沒落總是令人唏噓。進入中國24年的哈根達斯,如今市場地位岌岌可危,是否還能觸底反彈再創(chuàng)一個神話?

  (來源:億歐網(wǎng) 阿慕)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哈根達斯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xué)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wù)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