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火箭少女”也難以拯救的達芙妮

  2018年,綜藝節(jié)目《創(chuàng)造101》吸引了大批流量。楊超越、孟美岐和王菊這三位話題女王在2018年冬天攜手達芙妮,不過達芙妮在拯救自我的路上,依然難以打破業(yè)績下滑、門店關閉的趨勢。

  2019年1月23日,達芙妮國際發(fā)布公告稱,2018全年關閉941個銷售點,其中第四季度關閉282個銷售點(包括270家直營店和12家加盟店)。從近幾年門店數(shù)可見,自2015年開始出現(xiàn)關店態(tài)勢至今,2018年的2648家門店數(shù)僅僅是2012年的41.6%。

  達芙妮門店關閉在行業(yè)里早已不是新鮮事,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問題,達芙妮本身自然是癥結所在。達芙妮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彼時鞋業(yè)開始煥發(fā)生機,達芙妮搶占先機拿下鞋業(yè)頭部市場,以街邊店為主,跑馬圈地迅速擴張。

  只是盲目擴張的弊端凸顯,危險也來得也猝不及防。

  達芙妮來自于希臘神話中一女神的名字,不同于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的百麗,達芙妮更專注大眾市場,上世紀90年代內地市場女鞋資源稀缺,供不應求,這使得達芙妮迅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達芙妮以批發(fā)起家,在快速擴張的背后免不了出現(xiàn)庫存嚴重積壓的局面。以批發(fā)模式來看,商品銷售主導權掌握在經銷商手中,許多存貨不能處理,達芙妮公司也沒有權力去干涉。因此在1996年,達芙妮開始由批發(fā)逐漸轉為自己開店,并選擇街邊店和加盟形式進行擴張。這是所有零售商大品牌安利消費者最常用的商業(yè)模式,至今,提到達芙妮仍有大量消費者對其印象深刻。

  國內14多億人口,達芙妮曾經服俘獲了80后及部分90后消費者,隨著線上電商的崛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逐漸被改變,一直標榜著商品價格便宜、長期打折的達芙妮給消費者留下的烙印太深。

  但從過于牢固的品牌形象讓達芙妮未來的轉型之路不會太順暢。如今,談的最多的便是消費升級、消費者習慣的多樣化、消費方式的多選擇性、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個性化和新奇性。當下時尚消費群體主要以80后和90后為主,80后追求品質,90后追求個性,這讓許多打著性價比招牌的傳統(tǒng)企業(yè)捉摸不透。當服裝、鞋業(yè)市場被不斷新玩家新血液所注入和共享,原有的競爭格局被打破,“年紀不小”的達芙妮老未能跟上時代潮流和積極創(chuàng)新,那也注定了被新力量超越,

  當然,達芙妮也不是沒有努力嘗試其他方法來挽救低迷業(yè)績。譬如在2016年,達芙妮參與制作電視娛樂節(jié)目《蜜蜂少女隊》,有意在品牌形象上下賭注,但從結果來看也并未給達芙妮業(yè)績增添亮色。此外,2017年5月,達芙妮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張文儀之子張智凱同時兼任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集團主席,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張智凱上任后確實對達芙妮進行系列變革:換掉原logo、弱化對“明星效應”的依賴等等,但顯然這些“手段”也只是皮毛,難以與達芙妮二十幾年的固有形象相抗衡。

  只能說,達芙妮有一顆改變自身、走時尚路子的“誠心”,卻還不夠時尚。正如馬化騰曾說過,“有時你什么錯都沒有,就錯在你太老了”。自身轉型、市場認知以及戰(zhàn)略方向迷茫,達芙妮公司已不知該如何應對變化。而實際上,2017年“鞋王”百麗的退市便是達芙妮的警世鐘,或許,深陷虧損的達芙妮退市也是預料之中。

 。▉碓矗簝|歐網 孫雨)

三年多一直沒翻身 達芙妮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達芙妮四年關店3785間 市值不足4億港元

“鞋王”達芙妮四年關店3785間 市值不足4億港元

達芙妮2018年凈關閉941家店 同店銷售按年下降7.6%

達芙妮2018年同店銷售按年下降7.6%

搜索更多: 達芙妮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