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上,緊鄰東安市場的丹耀大廈開始邁出調整的步伐,將此前的旅游工藝品賣場更換為更具文化氣息的手工銀飾老字號“銀作局”。實際上,地理位置寸土寸金但定位偏向中低端的丹耀大廈已經過至少兩次調整。
業(yè)內專家建議,僅靠一家主力店,作用恐怕有限,如果能夠引入更多特色老字號品牌形成協(xié)同效應,將有更多機會盤活這一歷史頗長的商業(yè)項目。
紀念品賣場改營老字號
在王府井大街上,相對于周邊的諸多明星項目,經營旅游工藝品的丹耀大廈略顯不起眼,但它地處王府井金街大型商場的開端位置,在新進駐的高端商場王府中環(huán)的正對面,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和東安市場的南側,門前常有人穿著古裝鎧甲、舉著長斧兵器的人。 1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丹耀大廈發(fā)現(xiàn),一層賣場已不再經營旅游禮品,一家新的古色古香的手工銀飾店“王府井銀作局”正式開業(yè)。
記者注意到,王府井銀作局面積約300平方米,與前門的銀作局同屬一家公司,是明代興起的老字號品牌。店鋪的進門處有手工藝人現(xiàn)場制作銀飾。店內工作人員介紹稱,銀飾品均采用“苗族銀飾制作”的純手工技藝,屬于非遺文化。此外,王府井銀作局旁邊還有一家天福茗茶店,該店在此已經營了20年,也屬老字號品牌。此前,丹耀大廈經常傳出招徠吆喝聲,店內往往由小攤位組成,與王府井商業(yè)街的文化定位相去甚遠。
再次調整尋找方向
丹耀大廈的布局主要為地下一層至地上五層為丹耀商場,六層以上為公寓。大廈總建筑面積為2.3余萬平方米,其中,公寓1萬多平方米,商業(yè)8000多平方米,地下車庫4000多平方米。北京商報記者在網站上看到,目前丹耀大廈依舊有寫字樓在租售,出租價格約每日10元/平方米,出售的價格為7萬元/平方米。此外,據房產中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大廈公寓出售率不高,以出租為主。
據悉,丹耀大廈是王府井步行街上相對歷史較長的建筑。丹耀大廈于2001年5月18日開業(yè),后經過多次改造調整,該項目依舊經營不善。2004年5月1日前后,一家青春派韓國城進駐丹耀大廈,主要以青春時尚為賣點,營業(yè)面積5000平方米,據當時相關媒體報道,此家取代西單華威2000多平方米的韓國城成為京城經營韓國商品的新霸主。記者查閱網上資料發(fā)現(xiàn),截至2005年6月30日,丹耀公司企業(yè)資產總額2.72億元,負債總額2.77億元,賬面凈資產負500萬元。說明此次調整并未對丹耀大廈的商業(yè)起到幫助作用。隨后,2008年7月18日丹耀大廈部分面積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拍賣,丹耀公司破產案遂成為企業(yè)破產法實施后的全國首例破產案件。
尋找特色應對競爭
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智慧商業(yè)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范艷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丹耀大廈緊靠300平方米的主力店恐怕較難激活整體項目。不過,新引入的銀飾店遠比此前的旅游工藝品定位要高很多。因為丹耀大廈不遠處就有經營更為規(guī)范的工美大廈,競爭實力不容小視。同時,工藝品銷售的攤位模式與招徠吆喝并不符合王府井金街的形象定位。
范艷茹還指出,如果該項目能夠利用空置的二層和三層空間更多引入具有特色的老字號品牌,打造出丹耀大廈自己的經營定位特色,將會更有利于以后的發(fā)展,同時也能與周邊項目形成錯位互補。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老字號品牌的發(fā)展逐漸走弱,只有深度挖掘特色才有盤活的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吳文治 劉卓瀾)
搜索更多: 丹耀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