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國內從 2015 到 2016 不到 2 年的 VR 狂熱期過后,目前還幸存的 VR 團隊無一例外都是接觸了地產、汽車、教育等 B 端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而國內的電子商務巨頭如阿里巴巴和京東同樣建立了自己的 VR/AR 團隊,并且趁著每年的大型活動秀了不少 Demo 作品。去年,阿里在淘寶造物節(jié)上展示了使用 Magic Leap 的 AR 購物 demo,而就在幾個月前,這家硅谷最神秘的混合現(xiàn)實公司剛剛獲得阿里巴巴領投的 C 輪 7.9 億美元投資。
隨著蘋果和谷歌相繼推出 ARkit 和 ARcore 開發(fā)者套件,此前聲勢不大的 AR 瞬間成為全球熱點,馬上蓋過已經有些過氣的「表哥」VR 技術。除了 AR 游戲,宜家可能是最早和蘋果合作開發(fā) AR 應用的大公司,宜家團隊開發(fā)的 AR 應用讓用戶可以將虛擬的家具放在自己真實房間中。而像 Nike 等知名品牌早已經開始在社交應用 Snapchat 上投放 AR 濾鏡類廣告。
但是,正如馬克·扎克伯格在開發(fā)者大會上透露的愿景,手機攝像頭只是 AR 的第一步。AR/VR 的理想展現(xiàn)形式可能依然是眼鏡/頭顯。Magic Leap 即將公布首款產品,而蘋果公司的 AR 眼鏡則被傳會在 2019 年曝光。只有硬件成熟,行業(yè)應用如電子商務才能開花結果,而這可能確實需要 5-10 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