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4月初,科萊麗面向全球推出了第7款更新升級版單品,賣點除了效果更強的洗臉功能,還加入了臉部、頸部及前胸部位的按摩緊致功能,起名“智能多效聲波美容儀”。消費者使用同一臺機器時,可以通過更換刷頭和按摩頭來實現兩個功能的互相切換。但這款產品的定價高達2790元,幾乎是科萊麗過往產品單價的兩倍。
Akridge透露,美容儀器目前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但科萊麗每年的銷售增長保持在12%左右。“兩位數的增長意味著這項投資是可以持續(xù)下去的。”他說。
Akridge甚至看到了更多潛在等待嘗試的機會點。“我們現在也在思考,這個產品是不是能夠配合一些具體的配方來使用。”他說,“現在使用科萊麗的產品時,你可以使用任何一款自己的護膚品。但未來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多針對不同肌膚問題的搭配配方。”
他還在考慮用電流或光流的技術展開新的研發(fā),而不局限于聲波震動——科萊麗的最新款產品就是因為發(fā)現了75赫茲的聲波頻率,也就是每3分鐘提供2.7萬次微震動,能夠實現清潔及按摩吸收效果的最佳狀態(tài)。
不論化妝品公司還是電子產品生產商,都在投入美容儀器的開發(fā)生產,這當然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這個特殊的品類與一般意義上的美妝產品存在一個根本區(qū)別:它說服消費者首次購買的成本極高。
在消費心理學中,消費者在第一次購買一款新產品時的防備心理最強。但從第二次往后,這種風險及心理壓力迅速降低甚至消弭。這意味著要把這個新興品類在市場上全面鋪開,需要更大的投入來突破消費壁壘。
科萊麗幾乎可以算是這個細分行業(yè)里最活躍的公司。在推出第7款新品的同時,這家公司找來了前《康熙來了》的主持人之一小S擔任中國區(qū)的形象代言人。事實上,科萊麗也在嘗試一些跨界營銷之類的新玩法。例如2016年跟天貓的“奇妙研究所”合作,請來3名年輕藝術家來“把玩”洗臉神器。一名插畫師負責拿著洗臉刷作畫,一名攝影師負責捕捉洗臉刷在水下高速運動的鏡頭,而另一名科學家則負責根據產品震動時的聲音實現聲波視覺化。這3個環(huán)節(jié)的視頻分別在騰訊視頻上播放,上線24小時內點擊量突破21萬次。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舉動也顯示了該品牌面向市場的決心。跟美妝產品能夠在專柜或時尚雜志等渠道分發(fā)小樣不同,美容儀器缺乏這種天然觸達消費者的優(yōu)勢。“相比于大規(guī)模撥下廣告預算,我認為做出有影響力、具有社交傳播效應的營銷活動可能對這個品類來說更為實際和有效。”Akridge說。
。▉碓矗旱谝回斀浿芸 郭蘇妍) 共2頁 上一頁 [1] [2] 業(yè)績全靠高檔化妝品 歐萊雅回應取消中國業(yè)績發(fā)布 奢侈品大放異彩 歐萊雅一季度表現超過預期 歐萊雅推首款智能美發(fā)梳 預計于今年發(fā)售 專訪歐萊雅CEO:為何美體小鋪會失敗? 美即面膜半年虧15億 歐萊雅還要當幾次冤大頭? 搜索更多: 歐萊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