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引入便利店最早的城市,上海1996年開出第一家便利店,截至目前有十幾個主流品牌的6000余家便利店。對于鄰家撤出上海市場,有業(yè)內人士稱,鄰家便利店希望在上海單獨融資發(fā)展,但并未成行。同時上海便利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未能拿到融資的鄰家只能暫時撤回北京大本營。但未想,一個月后,北京再起波瀾。
誰的鄰家?
在鄰家進入市場之前,北京市場上多年來一直保持著7-11獨大,好鄰居、物美便利店、快客齊頭并進的局面。根據Kantar Retail公司的調查統(tǒng)計,上海30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北京是1萬人,可見北京便利店行業(yè)在未來將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不過想要以后來者的身份快速突破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資金和資源必不可少。
在加入鄰家便利店之前,王紫是7-11北京的一名DC,管理著7-11在北京四分之一的門店。
去年5月,包括王紫在內的7-11北京20多名區(qū)域經理、2名大區(qū)經理以及市場開發(fā)部門的人員離職創(chuàng)立了鄰家便利店,目標是一年200家門店。鄰家便利店之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不避諱來自7-11的影響,“711的經驗是團隊的財富,對于本土便利店運營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公司整體的運轉還是店鋪的日常經營,都有很多方式方法可以利用和轉化。”
與7-11一年三四十家新店拓展相比,鄰家便利店的開店速度在北京便利店業(yè)內當屬前列,不畏高租金壓力,一年半開出70家門店。在開店的同時也也表現(xiàn)出鮮明的特色,充值、繳費、打印、Wi-Fi、洗衣等增值服務出現(xiàn)在門店里,在之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鄰家便利店方面曾表示,希望“在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還能夠增加顧客的黏性,到店頻次,最終使顧客的需求想法變成條件反射的成為顧客進入便利店的行動力。”
“去年有機會和伙伴一起創(chuàng)立鄰家這家本土民營便利店,是我們這群有夢想的年輕人無上的榮耀!”這是鄰家便利店之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達的觀點,不過,如今這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卻紛紛離去。鄰家便利店內部人士曾透露在成立之初就拿到了投資,但拒絕透露投資方的信息。而此次創(chuàng)始團隊出走,有觀點分析,鄰家運營業(yè)績與當初目標不符,可能觸及了當時與投資方的一些協(xié)議內容。
零售業(yè)史上不乏因對賭協(xié)議而退出或者被賣身的案例。為尋求資金支持發(fā)展,永樂電器于2005 年1 月獲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暉的5000 萬美元聯(lián)合投資。不過,要實現(xiàn)2007 年6.75 億元凈利潤的對賭目標實現(xiàn)機會渺茫,這就意味著創(chuàng)始人陳曉要賠3%~6% 的企業(yè)股權給摩根士丹利。不得已情況下永樂電器只能接受國美的要約收購,從香港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鄰家便利店成立之初設立了一年200家門店的目標,而一年半的運營之后只有70家門店,但是鄰家對于門店的發(fā)展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店鋪數(shù)量雖然還未達成目標,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每一家店鋪的質量,快速發(fā)展店鋪數(shù)重要,但是發(fā)展中公司內部的管理體系建立同樣重要。”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共2頁 上一頁 [1] [2] 從7-11出走創(chuàng)立鄰家便利的那波高管又集體離職了 鄰家便利店入滬不足半年即告撤退 5家店全關 鄰家便利店上海南京西路店已于9月28日停業(yè) 鄰家便利店上海5店將全部關門 主攻北京市場 鄰家便利店因食品流通許可證辦理出現(xiàn)問題暫停營業(yè) 搜索更多: 鄰家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