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餐飲巨頭百勝出售其中國分支機構部分股權的交易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春華資本”及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關系密切的“螞蟻金服”成為百勝中國少量股份的新主人。
此前公布的交易細節(jié)顯示,共計4.6億美元的投資款將為兩家投資者換來百勝中國4.3%-5.9%的股份;此外二者還將獲得認股權,可在五年內再分兩批認購百勝中國總共約4%的股份。
這意味著,若沒有引入更多的投資者,百勝集團依然將持有百勝中國的多數股份。分拆獨立后的百勝中國將成為百勝集團的特許經營公司,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等快餐品牌在中國的運營權。
誰是收購百勝中國的主角
中國社交平臺上連篇累牘有關馬云買下肯德基的段子,讓螞蟻金服成為此次交易中的輿論主角。但事實上,螞蟻金服持有百勝中國的股份比例應該在0.5%左右,只是小股東,談不上“買下”肯德基。
螞蟻金服脫胎于馬云掌控的阿里巴巴集團,后者對于螞蟻金服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而與必勝客和塔可鐘一樣,馬云年輕時應聘的肯德基也是百勝旗下的快餐品牌。
然而,與充滿戲劇性的笑話段子有所不同,螞蟻金服事實上并非此次交易中提供最大額資金的投資方:春華資本將提供這筆4.6億美元投資款中的大部分:4.1億美元,而剩余的5000萬美元由螞蟻金服出資。
作為此次交易中拿出更多資金的投資者,專注于投資行業(yè)的春華資本并不如螞蟻金服有名氣。
春華資本由前高盛集團合伙人兼大中華區(qū)主席胡祖六在離開前東家之后于2010年創(chuàng)辦,自我定位為“立足于中國的高端研究、顧問與全球性另類投資公司”,管理有人民幣和美元基金。
與其他基金管理人不同,胡祖六在公開場合的發(fā)言多涉及中國與世界宏觀經濟,對于投資項目本身著墨不多,這倒是與其此前更多人所熟知的“經濟學家”身份更為吻合。
此前,春華資本作為共同投資者,出現在保險公司安邦收購酒店集團喜達屋的收購案中;盡管這筆價值140億美元的交易最終未能達成,但春華資本又一次進入了大眾視線。
更早前,當阿里巴巴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之前,春華資本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入股阿里巴巴。彼時,阿里巴巴發(fā)展迅速,并非哪家手握資金的投資機構都能有此機會入股該公司。這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春華資本與阿里巴巴之間的密切關系。
春華資本公布的資料顯示,其投資組合還包括心連心化肥、泰康人壽保險、華夏基金、滴滴出行、營銷數據公司“秒針系統”及餐飲公司“新元素”。
百勝中國的“值得信任的合作者”
春華資本與螞蟻金服所購買的股份,并不能完全控制拆分后的百勝中國,盡管根據協議,春華資本創(chuàng)始人胡祖六將擔任百勝中國董事會的非執(zhí)行董事長。據《華爾街日報》披露的協議中止性條款,兩家投資者將至多總共獲得百勝中國19.9%的股份。
這一股份上限似乎顯示了交易方對于企業(yè)所得稅政策做了評估。按照中國法律規(guī)定,當居民企業(yè)持有外國企業(yè)超過20%的股份時,可能引起稅收適用政策的調整。在此前的財報中,百勝一直強調,中國業(yè)務的拆分是“無需上稅的”。
《華爾街日報》援引會計師事務所EisnerAmper LLP首席風控長拜博(Peter Bible)的觀點,稱其為“一種教科書般的做法”:出售超過20%的股份將使得“百勝會在其中國資產上產生應稅收益”。
這一觀點與路透社在此前報道中所援引消息人士的表態(tài)類似:正是由于百勝與潛在投資者,在是否出售百勝中國控制權的事項上爭執(zhí)不下,其未能與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及私募股權巨頭KKR達成投資協議。而是否出售多數股權,的確關乎百勝是否要承擔“出售所帶來的不利稅賦負擔”。
看樣子,春華資本與螞蟻金服接受了只購買少數股權的條件。胡祖六稱,“我們的目標不是控制這家公司。它很大,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合作者,積極地做工作并帶來增值的股東。”他在接受財經電視臺CNBC采訪時做出了如上表態(tài)。
目前尚不清楚百勝中國是否會在11月初紐交所獨立掛牌之前再行出售部分股份。截至發(fā)稿時止,百勝集團尚未回復騰訊財經的置評請求。 共2頁 [1] [2] 下一頁 百勝集團投資者為何急于出售百勝中國業(yè)務? 螞蟻金服吃下肯德基 百勝中國歷時半年找到接盤俠 百勝分拆 小肥羊回避或被甩包 只因一件事 百勝中國接受螞蟻金服的投資 螞蟻金服確認收購百勝中國業(yè)務股份 搜索更多: 百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