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MANGO面前的問題有很多:價格偏高,貨品更新速度偏慢,國際品牌冗長的匯報體系以及線上線下還未全面打通。
同為西班牙的快時尚品牌,“千年老二”的MANGO總免不了被拿來同ZARA比較。
實際上,MANGO 2002年就進入了中國,比ZARA進入中國的時間早了4年。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MANGO完美地錯失了先發(fā)優(yōu)勢。據(jù)公開資料表明,近年MANGO一直收縮在華門店,從2013年的200家門店到去年只剩下61家,僅為ZARA在華門店數(shù)的一半,且遠不及H&M和優(yōu)衣庫。
相比線下市場的萎縮,電商成為國際大牌追尋的一劑“解藥”。
如何做好電商,MANGO用了7年時間才逐步摸清楚門路。“今年是我們上線天貓的第7年了,之前一直做得不夠好。”MANGO中國區(qū)電商負責人Zoe表示。
去年,為了更加專注地發(fā)展電商業(yè)務,MANGO關閉了京東店,全力“押注”天貓以及自己的官網(wǎng),并且更換了同C&A等國際品牌相同的代運營公司。今年618天貓年中促,MANGO在女裝排名的名次上升了近百名,銷量比之前翻了一倍。
Zoe坦言,總部開始越來越重視電商的投入。但想要努力趕超ZARA、H&M、優(yōu)衣庫等一線快時尚品牌,擺在MANGO面前的問題有很多:價格偏高,貨品更新速度偏慢,國際品牌冗長的匯報體系以及線上線下還未全面打通。
慢熱體質加速度
之前的MANGO一直深陷利潤下滑、大量門店關閉的黑洞中。而前不久,西班牙時裝集團MANGO MNG Holding 公布了2015財年的業(yè)績報告,據(jù)悉,其去年銷售收入為23.27億歐元,增長率為15.3%,這一增長超過了當初預計的13%。
其財報顯示, 82%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中全球的線上線下銷售的比例為1:9,而在中國則是3:7。可以看出中國電商渠道對于其銷量做出的貢獻。
對于一個相對保守的國際品牌而言,在進入中國電商市場之前,先試試水做市場調研是最萬無一失的。“我們當時嘗試了天貓和京東,但是后者的銷量并不理想,投入產(chǎn)出未成正比,因此就放棄了這個平臺,”Zoe表示目前他們會更加專注地做天貓和官網(wǎng)兩大平臺業(yè)務。

在去年之前,MANGO在天貓一直默默無聞,因為缺少專業(yè)的電商運營人才,在平臺的各大促銷節(jié)點都未曾見到過他的身影,直到去年重新?lián)Q了一家代運營公司后,狀況才得以好轉。
“不過,每次大促或者是活動但凡涉及到核心因素都需要跟總部報備協(xié)調,”MANGO的電商運營負責人劉定定表示,例如遇到大促期間需要跟總部調貨之類的情況,但由于溝通周期太長,而電商節(jié)奏又太快,MANGO的“慢熱體質”就有些跟不上了,因而失去了不少曝光的機會。
相對其它快時尚品牌,MANGO確實慢了一步。
在剛結束不久的天貓年中大促中,不少國際品牌因為全渠道地打通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銷售。但對于全渠道MANGO也只是剛剛起步。
“我們目前線上線下還是兩個部門,還沒打通,唯一打通的只有會員體系,”Zoe介紹,線上線下的會員信息會同步在一個數(shù)據(jù)庫中,而MANGO全球都沿用一套庫存機制,就是線上線下獨立庫存,而這種問題平時可能無差異,一遇到大促就會敗下陣來,當不充裕的庫存遇到無法預估的線上流量時,線下的庫存就可以很好充當救兵的角色,“我們也很希望可以庫存打通,但還是需要時間。 共2頁 [1] [2] 下一頁 MANGO 2015年銷售額23.27億歐元 年增長率達15.3% 快時尚行業(yè)幾乎都不行了:Mango去年只賺了幾套房子 Mango2015凈利再下滑 增開16間超級門店 Mango 2015凈利暴跌96% 連續(xù)兩年下滑 降價一搏 快時尚Mango欲挽市場頹勢 搜索更多: MA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