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商家動態(tài) >> 正文
7-11北京門店4月底全面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Apple Pay等第三方移動支付工具的日益普及,人們選擇線上電子支付的意愿逐步提升,免去找零等環(huán)節(jié)也給商家?guī)砹吮憷。如今,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商超、購物中心、便利店等零售業(yè)態(tài)中,第三方移動支付已經司空見慣。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北京地區(qū)的7-11門店將在4月底全面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此前的2月中旬,北京地區(qū)的7-11門店已經率先接入了蘋果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工具Apple Pay。

  北京7-11門店此時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著實不算早,甚至有些滯后。在北京市場,全時、好鄰居等本土便利店不光早早接入了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樣的線上第三方支付平臺,面對電商的飛速發(fā)展,還推出了自己的O2O全渠道策略,力圖在線上銷售也分一杯羹。

  7-11“觸網”慢半拍

  不難發(fā)現(xiàn),在“觸網”行動上,北京7-11并不積極,除了即將接入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系統(tǒng),目前尚無其他線上銷售計劃。

  在實體零售業(yè)飽受電商沖擊的當下,為什么7-11會如此“淡定”呢?

  “第一,7-11在手機支付方面沒有蓄積什么經驗;第二,日資企業(yè)比較保守,他們在中國一般不會主動嘗試一些新的做法,而是看別人做好了,他們再考慮要不要做。另外,外資企業(yè)在中國要做什么,還會考慮成本問題,通常進入這個市場可能需要比較大的投入,他們要考慮過多少年以后才能盈利。對于新事物,他們一般都是采取觀望的態(tài)度。”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營銷系主任陳立平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開始發(fā)生變化了。”陳立平說,中國的移動支付發(fā)展非?,現(xiàn)在中國游客到日本去購物也可以手機支付,這可能也是7-11加快推進移動支付的一個緣由。在中國積累了移動支付的經驗,將來可以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日本去,或者把中國的移動支付系統(tǒng)和日本的7-11便利店打通,這些都是他們從戰(zhàn)略角度考慮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比較關注何時接入某種快捷支付方式,但我們更關注在何種情況下以何種條件接入某種快捷支付方式。”北京7-11宣傳部負責人吳萌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北京7-11是以推廣加盟店作為主要經營手段的,在北京7-11 的192家店鋪中,目前加盟店占比已經達到67%左右。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是要收取手續(xù)費的,這就會增加我們加盟店的成本。因此,如果導入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不能給我們的加盟店帶來實際利益,即使貿然導入,在未來的使用中也會遭到加盟店的抵制。所以,北京7-11一定是通過先期試驗確認了接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對于店鋪有益這一點,才可以考慮全店推廣的事情。當然,當選擇移動支付的消費者足夠多時,順應這種趨勢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吳萌透露,在今年2月接入Apple Pay之后,從店鋪實際觀測來看,確實會縮短店鋪的一部分收銀時間。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于7-11在中國是分地區(qū)授權的,因此各地的經營策略并不相同。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此前上海7-11已經接入了支付寶,但還未接入微信支付;廣東、成都、重慶、青島的門店既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也可以使用支付寶支付;而天津的門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未接入。

  線上銷售不適合便利店

  除了線上移動支付,7-11各地的線上銷售策略也不同步,目前除重慶主城區(qū)內的18家門店入駐京東到家線上平臺之外,其他地區(qū)門店均未涉及任何線上銷售業(yè)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本土,早在2014年7-11便與同屬Seven&I集團的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百貨超市以及商店內銷售的300萬種商品實現(xiàn)了線上銷售。而在中國,7-11 “觸網”的速度似乎緩慢了許多。

2頁 [1] [2] 下一頁 

7-11深陷薪資欺詐丑聞 面臨1億澳元賠償申訴

7-11陷工資欺詐丑聞 賠款或達數(shù)億元

沒成功幫親兒子上位? 7-11母公司董事長要離職

任人唯親? 便利店先驅、7-11之父鈴木敏文被迫辭職

7-11靠這些“小手段”成為門店最多的公司

搜索更多: 7-11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