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續(xù)剝離的虧損資產后,長虹將以怎樣的模式實現扭虧,并且再出發(fā),一直備受業(yè)內關注。
這一問題或有了答案。3月30日,長虹的全球首個開放的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nited Platforms,簡稱UP平臺)浮出水面,長虹欲借此從產品運營商向智能服務商轉型。而該平臺將建立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第三方開發(fā)者、創(chuàng)業(yè)公司等可在平臺上實現共享。
日前,長虹首席技術官(CTO)陽丹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虹有強大制造和大數據運營能力,但在進入不熟悉的領域必須進行資源整合,并通過自身大數據平臺吸引合作者進入,合作、入股在這一平臺上都將成功可能。”
或將組建統(tǒng)一新業(yè)務實體公司
“智能服務正在成為長虹業(yè)務的新增長點,未來在業(yè)務中的比重將逐步提升。”陽丹表示。
實際長虹已早開始在這一平臺上進行布局;谠撈脚_,長虹已經孵化出點點幫、妥妥醫(yī)、購食匯、家事幫、能源管理、關護通、車聯網、智慧學習等多個智能服務產業(yè)公司,同時,長虹方面透露,目前已有酷派、江蘇物聯、百微電子等數十家公司加入到長虹UP平臺合作伙伴隊伍中,并聯接長虹自有產品、第三方友商產品、傳感器、智能硬件等幾十大類,上百款終端產品。這些智能產品相互聯接、協(xié)同,并實時產生用戶行為數據,集合在物聯數據運營平臺中。
對于在引入這些合伙人過程中,長虹與合作方的具體盈利模式,陽丹告訴記者:“在盈利分成上,長虹與合作方將按其對服務平臺依賴度進行逐一談判,目前沒有統(tǒng)一標準。這一平臺更多的是2C,長虹將通過大量的用戶和數據在這一平臺上扮演 黑洞 角色。”
至于長虹與這些涌入者在股權方面的關系,陽丹告訴記者:“未來長虹在這一新商業(yè)模式中,主要精力會放在平臺運營上。對于新建的平臺公司,長虹的持股比例或會很小,讓進入平臺的企業(yè)大量持股。目前,長虹在這一平臺中的智能服務將包括用戶數反饋、加工和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兩種盈利模式。”
而有接近長虹的人士透露,為加快建設和運營這個平臺,長虹或將很快在內部組件統(tǒng)一的實體公司,對各產業(yè)板塊進行統(tǒng)一的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
首拋物聯運營支撐平臺
雖然近年來海爾等家電巨頭推出的概念層出不窮,但此次長虹是首個在業(yè)內拋出“物聯運營支撐平臺”的家電企業(yè)。這讓長虹此舉,引發(fā)業(yè)內眾多的想象。
物聯運營支撐平臺是長虹基于其軟件服務和大數據運營能力,在該平臺實現智能硬件、O2O服務等用戶行為數據的采集、分析并完善智能硬件和O2O服務,在此過程中引入大量合作伙伴。
業(yè)內人士認為,今年長虹將基于家電、軍工、IT三大核心主業(yè),加速布局智能服務等五大新興產業(yè),而該UP平臺則可實現傳統(tǒng)核心能力與新興業(yè)務的對接。這標志著長虹智能服務新興產業(yè)的核心基礎支撐能力已成功構建。
長虹大數據公司總經理劉東表示:“長虹將快速整合智能研發(fā)、智能制造、智能交易及強大的供應鏈等資源,最終實現 O2O+C2B ,并真正實現個性化產品及服務的提供。”
實際不僅長虹,近年來,海爾、小米等企業(yè)均不斷拋出互聯網思維和新商業(yè)模式。
陽丹認為,長虹此次互聯網新模式的構建,與這些企業(yè)最大的不用在于長虹有強大的制造優(yōu)勢,但同時在大數據布局上又走得較早。“海爾看中物,相對不太看重聯,而小米則以聯起家,在物上采取Q2O的模式。”
產業(yè)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長虹此前一直在做家庭互聯網,此次發(fā)布UP平臺是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延伸和統(tǒng)籌。在物聯網時代,家電行業(yè)從終端產品應用向通過終端產品提供內容與服務的轉型趨勢已不可阻擋,如何基于在原有智能家電這塊餅做 厚 的同時做 大 這塊餅,對于長虹來說極為重要,智能服務等新興產業(yè)將在其未來業(yè)務比例中加重。”
中怡康研究機構品牌總經理左延鵲則表示:“長虹此次構建物聯運營支撐平臺,可以加快其云平臺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在物聯網時代,廠家要有開源和共享思維,大家必須一起來 玩 這場游戲,才能成為贏家。”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作者:賈 麗
長虹控股趙勇:盡快讓長虹回到良性上升軌道 長虹凱旋門空調“3小時1度電”被質疑虛假宣傳 巨虧下長虹康佳們還有出路嗎:近幾年空難翻身 國產彩電巨頭業(yè)績分化 四川長虹2015預虧近20億 最終屈服現實 長虹終止收購零八一集團 搜索更多: 長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