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電商最大的心頭痛,不管你是做平臺還是B2C。所以劉強東這么些年一直效仿亞馬遜在物流上不計成本的投入,而阿里一面礙于平臺的身份及成本的考量堅持不直接做物流,另一面轉身弄了一個看上去更宏大牛逼的菜鳥網(wǎng)絡以解決物流問題,F(xiàn)在,亞馬遜據(jù)說在物流上又有新想法了,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 亞馬遜正在嘗試開發(fā)新應用讓人人都成為快遞員,把物流力量社會化。如果亞馬遜真這么搞了,東哥不知會不會跟呢。以下內容就來自該篇報道:

亞馬遜一直在不停地尋找辦法加快發(fā)貨速度和降低快遞費用。這一次,亞馬遜想讓美國全民成為快遞員。
據(jù)消息人士透露,亞馬遜正在開發(fā)一款手機應用,然后通過該應用付費給普通人——而不是UPS之類的快遞公司——讓其順路送一下包裹。
根據(jù)設想,亞馬遜將在市區(qū)招募實體零售商,向其租用空間或者按包裹向其支付費用。亞馬遜的這項服務在內部稱為“On My Way”(我在路上),尚未確定正式上線時間,也有可能會擱淺。
這項服務可能會提升亞馬遜的購物體驗,并有助于控制運輸成本。亞馬遜的運輸成本在去年增長了31%,增速超過營收增長速度。此外,該服務還能讓亞馬遜在跟快遞公司的談判中多一個砝碼。
大型快遞公司效率十分高,UPS寄送一個包裹到美國境內的平均費用是8美元,亞馬遜平均每天發(fā)送350萬個包裹,所以,亞馬遜需要招募眾多業(yè)余快遞員對快遞公司產(chǎn)生有意義的影響。
不過,亞馬遜的這種想法會遇到很多阻礙和問題,比如亞馬遜將如何審查業(yè)余快遞員,實體零售商是否愿意跟其主要競爭對手合作,如果包裹損壞或者丟失該由誰負責,如何防止業(yè)務快遞員把包裹拿回家。
去年,亞馬遜曾短暫測試付費5美元讓Uber和出租車司機在舊金山送貨,但亞馬遜最后沒有擴大該項目,因為Uber本身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物流網(wǎng)絡。亞馬遜的主要競爭對手沃爾瑪在2013年曾經(jīng)考慮過讓實體店顧客在回家的路上順路幫忙送貨。
(來源:虎嗅網(wǎng))
亞馬遜+好市多:成功的會員項目是什么樣的? 亞馬遜:擴大Prime服務商品數(shù)量 馬云喊話美國商界:阿里巴巴與亞馬遜不同 阿里巴巴取代亞馬遜成零售行業(yè)品牌力第一名 亞馬遜海外購攪局電商“6·18” 搜索更多: 亞馬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