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時分,末班機落地,日間輾轉各處的人又回到了長沙,在這里為一天的夢想劃上句號。“深圳的24小時書店,是我最愛去的地方,基本上一下飛機第一個就奔去那里,看半個小時書,在獨處的安寧中,心身完全放松。”每次回到長沙,龍固新都心生苦惱,千年前孕育過傲人的湖湘文明卻缺少一座燈塔來溫暖夜歸人的靈魂。
在長沙生活,總覺得少了點兒什么
龍固新是德思勤集團的董事長,常年穿梭于長沙與其他大城市間,與諸多身份標簽相似的商務人群一樣,他經常搭乘晚班機,在漆黑的夜空中更清晰地看見自己;希望在12點鐘之前結束工作,然后把這一天里的最后半個小時留給自己,最好是有一方空間,給他整理情緒,或者汲取養(yǎng)分,甚至只是閉目思索,都算是給了這一天一個完整的交待。
長沙缺少這樣的空間。像許多城市一樣,長沙的實體書店正在成為社會經濟中“正在消失”的遺產,甚至消失的速度遠甚于其他地方。據調查,與浙江新華書店的營業(yè)面積相比,長沙新華書店的營業(yè)面積只不過其1/10。
得知這一情況后,龍固新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長沙創(chuàng)立第一家24小時書店的想法。并且,這一想法很快被落實,就在德思勤。
龍固新創(chuàng)辦的德思勤24小時書店,總面積3200平方米,這里擁有超過20000種經典國內外港澳臺原版讀物;這里將是明星捐書會、作家見面會、名流沙龍等活動最密集的地方;這里24小時不熄燈,全天候實現(xiàn)集閱讀、電影、音樂、美食、創(chuàng)意設計、藝術、展覽于一體的城市職能,承載起打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金融交流平臺、文化交流平臺、工業(yè)設計創(chuàng)意平臺、親子互動教育平臺、公益慈善平臺的責任。
在同我們交流過程中,龍固新反復強調,24小時書店的初衷,僅僅是為長沙人提供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過去的長沙人,嚼著檳榔搓麻將是生活方式,看著《快樂大本營》洗著腳也是生活方式,自德思勤24小時書店之后,喝暖心的咖啡看喜歡的書,與心儀的作家見面聊共鳴的話題,與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書香茶韻中碰撞智慧與財富的火花……人們又多了一種可愛的生活方式。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德思勤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