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法人代表玩“失蹤”
截至目前,關停的絕大部分超市仍然未開門。這期間,持有天天壹加壹超市購物卡的顧客和供貨商都有人找到陜西新旺頂立超市有限公司詢問情況或者催要貨款,但公司主要負責人都未曾露面,企業(yè)法人代表更是處于失聯狀態(tài)。該公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性員工說:“對于超市關門的情況我們也不清楚,供貨商來要錢,具體事務還得等領導回來,我們也一直聯系不上經理。”
華商報記者了解,天天壹加壹超市于2000年由私人投資在銅川開辦,先后在南北市區(qū)、耀州和宜君縣城開有連鎖店,最多時店面達70多個,為銅川當地最大的連鎖超市。此次突然關停在當地引起不小的關注,事發(fā)當日,市政府即緊急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研判形勢,商議應對之策。
對于一個在當地已經營了十多年的超市出現如此突變,社會上也出現了各種聲音。采訪中,許多超市的員工都稱,超市這么多年一直經營正常,并且生意還不錯。“工資都能按時足額發(fā)放,福利該有的也有,不知道為啥突然就關門了?”一位員工說,此前,因為經營關系,連鎖店的規(guī)模和數量也有所增減,但都是針對個別的店,像這次二三十家店集體關門還從未出現過。
華商報記者從銅川市工商局了解,目前,陜西新旺頂立超市有限公司在銅川注冊的天天壹加壹超市共有46家,大一些的有十多名員工,小一些的也有幾個人,突然關停,將意味著300多人一下子失業(yè)。采訪期間,華商報記者也見到一些擔心本月工資不能發(fā)的員工到公司探問情況,因為公司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他們對自己的從業(yè)前途也一片茫然。
而華商報記者從銅川市商務局還了解到,天天壹加壹超市屬于全國萬村千鄉(xiāng)市場工程和陜西省“鎮(zhèn)超工程”,從2011年至2013年,該超市所屬公司先后獲得政府項目支持資金450萬余元。銅川市商務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該公司新建成20家直營店;2012年又新建成4個生鮮超市和21個社區(qū)直營菜店;2013年,也有10家直營店建成。銅川市商務局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年都對該超市的運營進行例行檢查,從檢查情況看,各連鎖超市的運營情況都正常,應該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因為多方聯系不到企業(yè)負責人,供貨商已向公安部門報案。銅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經偵大隊一名民警介紹,從目前情況看,這屬于經濟糾紛,至于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問題還不得而知。警方已建議供貨商向法院起訴企業(yè)。
資金鏈斷裂致超市關門?
既然生意一直不錯,又一直有政府的項目資金支持,那么天天壹加壹超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導致會突然關停?采訪中,一個說法比較集中,那就是企業(yè)經營資金鏈出現了斷裂。
“是不是超市老板拿錢投資別的產業(yè)了,導致資金周轉不開?”一位已給天天壹加壹超市供貨多年的供貨商說,以前也出現過拖欠貨款的情況,但都很快會兌付,但這一次不一樣,拖欠最長已經有4個月,“我判斷公司的資金出問題了,要不然為啥貨款拖著不給?”
華商報記者從銅川市工商局查詢到陜西新旺頂立超市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叫馬駿。調查中,華商報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即該公司法人代表曾做過變更。早在2000年,天天壹加壹超市開業(yè)時注冊的公司叫銅川頂立商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袁某。到了2012年,所有的連鎖超市先后注銷登記,并在三四個月后重新注冊到以馬駿為法人代表的陜西新旺頂立超市有限公司。并且,華商報記者還查詢到,銅川頂立商貿有限公司和陜西新旺頂立超市有限公司,均為一家名為陜西頂立投資公司的企業(yè)的下屬公司。
對于公司的這些變化,供貨商稱并不知情。“我們只知道到超市的老板是袁某,而馬駿是公司經理,負責和供貨商對接進貨及結款事宜。此前,我們一直以為袁某就是法人代表,并不知道還這樣轉來轉去,馬駿變成了公司的法人代表。”一位供貨商說,大部分供貨商并未見過袁某。“馬駿咋可能有那么多錢接手這家公司。”有供貨商認為,馬駿變成企業(yè)法人代表存在一定的貓膩。
還有不少供貨商認為,在公司注冊變更的過程中出現了資金轉移。“如果出現問題,拿馬駿做替罪羊而已。”一位供貨商這樣表示,至今聯系不上馬駿,讓這樣的嫌疑更加明顯。“老板可能把超市賺的錢投到別的地方去了,別的地方賠了,這邊也就沒錢結貨款了,而馬駿又在這個時候突然‘消失’了,我們想起訴都不知起訴誰。”
市政府就此召開專題會議
華商報記者了解,天天壹加壹超市的員工的近兩個月的工資至今未發(fā)放,對后面能不能領到心里也沒底。一位在北市區(qū)一家超市上班的小高說,事后他們也了解到,公司的資金出現了問題,直接導致工資發(fā)不出來。
調查中,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稱,至少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頂立公司即使在變更法人代表后將資金投向了別的產業(yè),但從表面上看均是合法合規(guī)的,但合法合規(guī)的表面背后是否還有不能見光的貓膩,還不得而知。
事發(fā)至今,政府相關部門一直積極協(xié)調,希望妥善解決問題。超市關門當日,銅川市商務局就召開局務會研究解決問題;4月28日,商務局派出人員對超市問題進行調查;4月30日,銅川市政府就天天壹加壹超市關停召開專題工作會,主管副市長主持。
陜西錦園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虎表示,對于此事,根據目前情況看仍屬于經濟糾紛,供貨商可依據與超市方簽訂的供貨合同及供貨單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對他們來說,當下一個最棘手的問題是,企業(yè)的實際法人代表一直處于失聯中。
華商報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事后兩天他們通過電話聯系上袁某,袁某也承認是企業(yè)資金鏈出現斷裂,至于具體細節(jié),還未有明確說法。
5月4日,華商報記者在市商務局見到前來反映問題的一位供貨商。她說,她靠自家養(yǎng)雞給天天壹加壹超市供雞蛋,從今年1月至今,超市已拖欠她13萬元貨款,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那幾乎就是一家人日子的依賴,絮叨著說著這些,她又哭了起來。她說,對于能不能要回貨款,她心里還是沒有底。
鏈接>>
榆林最大連鎖超市也曾現此一出
華商報記者上網查詢發(fā)現,全國其他城市也有過連鎖超市突然關門停業(yè)的報道。究其原因,大部分屬于超市行業(yè)轉投其他產業(yè),因資金鏈斷裂導致超市關閉,最終欠下高額貨款和員工工資。
在陜西本土,最近發(fā)生的一例就在榆林。2014年11月,榆林當地最大連鎖超市,喜洋洋超市也曾出現集體關店風波。作為榆林超市巨頭“喜洋洋”為什么會遭受如此巨大的困難?當時,榆林市喜洋洋商廈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保林表示,喜洋洋遭遇的困境,一方面是因為受到宏觀經濟狀況低迷影響,銷售額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為喜洋洋投資的時代購物廣場項目遲遲不能按時竣工、交付使用,占壓了大量資金,而高額融資利息又超出了喜洋洋的承受能力,導致他們陷入了巨大困境。
此次銅川天天壹加壹超市突然關門,其背后的深層原因目前還不明了,但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其他商超在資金流轉上是否也存在類似的隱患?而更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政府相關部門在行業(yè)指導和監(jiān)管上是否應防患于未然,讓消費者心里踏實,讓一個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yè)更健康地發(fā)展。
。ㄈA商報記者 張小剛 楊皓)
共2頁 上一頁 [1] [2]
銅川數十家天天壹加壹超市關門 供貨商貨款難討回
中山壹加壹超市第59間門店開業(yè) 8000平方米
中山壹加壹超市第59間門店開業(yè) 8000平米
壹加壹超市進軍廣州市場
壹加壹第40間分店開業(yè) 深耕本土應對“洋大鱷”
搜索更多: 壹加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