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零售商動態(tài) >> 正文
百安居15年興衰路 留下還是離開?
http://www.74sbvg36.cn 2014-09-29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百安居最近迎來在華的15周年慶。

  紅商網訊:1999年6月18日,上海滬太路1800號乳白色的建筑體上,橘黃色的 “B&Q”Logo遠遠便清晰可見。為了慶祝開業(yè),白底橘黃色字體的“中國第一店”、“全球第496家”的橫幅被裝飾在招牌兩側。與此同時,取意為“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百安居這個名字,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出現(xiàn)。

  美林美銀今年3月份的一份報告暗示,百安居的母公司翠豐集團或將進一步出售在中國的虧損門店,并且將現(xiàn)金返還股東。消息一出,竟然引發(fā)了翠豐集團股價上漲。

  15年過去了,這位英國家居零售業(yè)巨頭在中國市場進行過高速擴張,有過25座城市、63家門店的榮耀,但隨后劫連年虧損,店鋪關閉20多家,只能勉力維持。

  它沒有像家得寶一樣面臨虧損后“落荒而逃”,也沒能像宜家通過全球采購壓低價格,暫時獲得生存空間。百安居中國在經歷了領導層換血、“百安居中國復興計劃”之后,銷售模式依然不被中國消費者認同,持續(xù)虧損并且官司纏身。

  在百安居中國市場部給時代周報記者的采訪回復中,新聞發(fā)言人周瓊稱,“百安居相信中國市場非常巨大,而我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為一個家居零售企業(yè),我們努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增長銷售,同時開發(fā)可持續(xù)發(fā)展并盈利的商業(yè)模式,這兩個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但在母公司翠豐集團看來,或許在中國本土找到一個合作伙伴才是當務之急。

  據(jù)翠豐集團英國總部媒體關系主管奈杰爾·科普(Nigel Cope)向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信息,百安居中國將復制翠豐集團在土耳其實行的合資模式,幾個月以前相關的合作伙伴物色工作就已經展開。

  這一策略,或預示翠豐集團將向國內本土企業(yè)轉讓部分百安居中國股權。

  “沒落”的百安居

  在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原來兩層的經營面積如今已經縮減為一層;此前大力發(fā)展的軟裝現(xiàn)在只剩下靠包、窗簾(窗簾裝修效果圖)之類,占據(jù)很小的面積;瓷磚品牌也只剩下冠軍、馬可波羅等國內品牌。

  官方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百安居有2600余種專售品牌產品。百安居還會繼續(xù)擴展專售品牌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均有國際設計背景,并只在百安居獨家銷售”。而這一開發(fā)自有品牌策略,恰是在大批品牌撤出百安居之后才開始興起。

  在天津市環(huán)保產品促進會會長張赟城看來,百安居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或為其“沒落”的主要原因。

  “從全球看,百安居的模式并沒有問題,但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太超前了,至少目前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張赟城指出,本土的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遠比百安居受消費者歡迎。

  屢屢出現(xiàn)曝光和投訴,成為百安居形象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在大眾點評網上海12家百安居門店中,因服務態(tài)度惡劣、價格過高、質量問題等打出“一星”最低分的點評多達69封,大部分的點評則集中在“兩星”、“三星”。而廣州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消費者對百安居的申投訴已近70例。投訴內容主要涉及虛報材料數(shù)量、質量不過關以及拖延工期。

  2007年在百安居中國鼎盛時期采訪了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的英國衛(wèi)報記者馬克·陳(Mark Tran)在當時就指出,盡管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能夠取得較好業(yè)績,但在二三線城市,百安居必須要面對本土家居品牌企業(yè)的有力競爭。

2頁 [1] [2] 下一頁 

百安居在中國還撐得下去嗎?質量問題多 服務惡劣

從國際化到本土化 百安居中國的15周年

百安居自有品牌被檢出不合格:水嘴鉛析出量超標

百安居的“沒落”

百安居自有品牌檢出不合格:水嘴鉛析出量超標

搜索更多: 百安居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