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只在北京和成都有網(wǎng)點的日本伊藤洋華堂今年遭遇了北京市場的接連關店。近日,北京華堂商場北苑店在門店內張貼告示,正式告知顧客:華堂商場北苑店將于8月底關閉。
“華堂北苑店關閉是明智的選擇,其開業(yè)至今一直虧損。”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劉暉指出,實際上,華堂相比北京其他零售企業(yè)而言已明顯落于下風。對于今天的華堂,顯然不是關店、換高層就能簡單了事的,因為其面臨的危機很大程度上是與北京零售市場格格不入的。
華堂商場北苑店于2009年9月開業(yè),至今不到5年時間。而在今年5月,伊藤中國進行了人事變動:成都伊藤洋華堂總經(jīng)理今井誠任職華糖洋華堂北京公司總經(jīng)理。人事大變動的背后,被業(yè)界認為是伊藤要在北京市場動大手術。當時,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三枝富博也明確表示,由于北京狀況依然嚴峻,希望新總經(jīng)理可以活用經(jīng)驗和智慧,讓北京華堂更有活力。但如今等來的卻是一紙關店公告,伊藤洋華堂在北京的尷尬也讓外界唏噓不已。
力不從心
一直以來,華堂自身的定位就是社區(qū)生活型綜合市場,既有百貨也有賣場。也正因為如此,與之毗鄰的無論是百貨企業(yè)還是大賣場,抑或是如今的購物中心都與之存在殊死搏斗的競爭關系。
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華堂還主要以快消品和食品銷售為消費者所知,百貨商品銷售一直以來不溫不火。再加上華堂百貨商品走的是中低端路線,因此消費者更對其不屑一顧了。“食品銷售不可能支撐華堂商場全部的營業(yè),關店也在情理之中了。”劉暉表示。
4月28日,運營長達8年的華堂商場北京望京店也虧損關店。對于北苑店的關停,華堂方面直接解釋為該店面的盈利能力太低。“包括望京店面在內,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店面的營業(yè)狀況一直不好。”華堂商場相關部門負責人對筆者說。
華堂在北京的所有門店體量都普遍較小。“日式的百貨模式與日本人購物的習慣有關,他們追求別致,對購物環(huán)境有特別的要求。而國人的購物仍是希望物美價廉,價格是決定購買的關鍵點。”劉暉說,日本人喜歡小型商業(yè)購物,追求小而精,而國人喜好到大型賣場購物,因此華堂小型商場的弊病暴露無疑。
而在中投顧問零售行業(yè)研究員杜巖宏看來,雖說租金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也是其關店的誘因,但更關鍵的在于華堂與北京地區(qū)零售行業(yè)整體發(fā)展氛圍有關,北京百貨零售業(yè)競爭十分激烈,對其造成較大的壓力。
無疑,如今華堂的對手們各個如狼似虎,尤其是北京零售業(yè)發(fā)展至今,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在進一步把準消費者脈搏的同時,物美、超市發(fā)等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對于北京市場,三枝富博也顯得無能為力,“在成都公司,我們?yōu)轭櫩妥隽撕芏嗟纳铙w驗。伊藤洋華堂不斷地走提升附加價值的路,在品質上得到提升,獲得業(yè)績的增長。在北京伊藤洋華堂公司,雖然也用同樣的標準執(zhí)行,但由于北京市場競爭激烈,北京華堂商場針對北京本地的競爭店和超市做了很多應對,卻陷入了和物美、家樂福、京客隆不斷的價格戰(zhàn),走入了以價格取勝的路線上去,所以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現(xiàn)象。”
稍加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在北京市場上,超市一開業(yè)就鋪天蓋地大打價格戰(zhàn),北京零售企業(yè)存在以價格取勝的怪圈。對于華堂這種走品質路線的來說,明顯力不從心了。
與此同時,業(yè)界普遍認為,伊藤洋華堂敗北也在于自身沒有玩好“價值”這出戲。在北京市場上,華堂商場的產(chǎn)品組合力和豐富度與消費者能承受的價格的契合度有差距,商品定價較高但消費者接受能力差,而成都在保持“高價”的同時做到了與價格同等的商品的差異化、本土化、體驗化,并利用新商品、新品牌、新賣場提案吸引顧客,這樣才能為消費者提供“價值”。
伊藤洋華堂接連關店 被指與北京零售市場格格不入 伊藤洋華堂接連關店 被指玩不轉北京市場 伊藤洋華堂今井誠:北京供應商將“大換血” 關店止損 傳華堂商場北京西直門店也面臨閉店 華堂商場北苑店閉店甩賣上演“雜牌”秀 搜索更多: 華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