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高島屋——日本最大連鎖百貨之一,在上海已開張營業(yè)的第一家中國分店日前傳出經營受挫的消息。RET睿意德商業(yè)服務部董事杜斌表示,上海高島屋之所以出現水土不服狀況,背后原因在于犯的三大重要錯誤。這三大失誤,讓高島屋在大方向上已經走偏了。
紅商網訊:日本最大連鎖百貨之一的高島屋,其在上海開設的中國第一家分店日前傳出經營遇挫的消息。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上海高島屋內有部分品牌撤柜,經營方打算經營方式上做轉型,“在調整部分商鋪后,會加大自營比例”。
RET睿意德商業(yè)服務部董事杜斌表示,上海高島屋出現水土不服,其背后原因在于犯的三大失誤。這三大失誤,讓高島屋在大方向上就走偏了。
1、選址失誤。上海高島屋是日本高島屋在海外開設的第三家門店,也是其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整個選址決策周期相當長。一線調查人員在選址 調查之后遞交的數據報告,層層審批,最后遞交到決策者手中時,報告中的數據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基于數據報告做出的選址決定,讓其犯了第一個錯誤:選址在上海 古北地區(qū),具體位置為紅寶石路、瑪瑙路附近。周圍都是居民區(qū),并非很好的商業(yè)位置,人流少,周邊也沒有太多配套商業(yè)業(yè)態(tài)和辦公樓。事實上,更適合高島屋的 地理位置應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
2、商品定位失誤。上海高島屋銷售品牌以日本本土品牌為主,品牌本身缺乏公眾知名度,價位卻接近于輕奢品牌。在同等條件下,消費者會更愿意接納輕奢品牌。雖然高島屋在后期做過一輪調整,將部分鋪位改為日韓系的食品餐飲業(yè)態(tài),但仍然沒有改變其品牌招商的整體定位。
3、裝修、服務等軟件無亮點。擁有185年歷史的日本高島屋,以氣勢恢宏、典雅豪華的裝修風格和頂級服務著稱。但其在上海開設的門店,無論在裝修風格還是在服務上都和日本本土的高島屋有很大差異。中規(guī)中矩的上海高島屋很難讓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再次前往。
杜斌指出,在高島屋之前,一些日系百貨在中國也頻頻遇挫。比如,以自有品牌商品模式著稱的日本百貨企業(yè)伊都錦,在中國經營10年,但最終因業(yè)績問題,以頻頻關店收場。同樣受挫的還有伊勢丹。
杜斌認為,日系百貨想要在中國經營取得成功,首先要認識清楚當地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而且決策要更加迅速、貼近當地市場,畢竟中國國內各區(qū)域發(fā)展并不均衡,可能他們進入一線城市相對來說較為容易,然而二三線城市的開拓就有較大難度。
杜斌認為,高島屋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其首次亮機更適合選址在上海的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即使選址失誤,選擇在古北居民區(qū)開店,如果高島屋能夠降低服裝比例,將定位調整到日系日用品、化妝品及特色用品上,可能其在經營業(yè)績上會有所提高。同樣是日系百貨的久光,就贏在地理位置好且品牌組合合理。 。ǖ谝回斀浫請螅
高島屋擬轉型自營買手制 將培養(yǎng)更多買手 上海高島屋擬轉型自營模式 多培養(yǎng)買手 選址硬傷 上海高島屋百貨商戶大面積撤離 上海高島屋百貨商戶大面積撤離 選址被指是硬傷 高島屋遭遇品牌撤離窘境 水土不服難解 搜索更多: 高島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