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9月18日消息,新浪財經獲悉,為了重塑市場信心,并與外資品牌抗衡,工信部欽點了伊利、蒙牛、飛鶴、完達山、高原之寶這五家企業(yè),通過補貼、政策傾斜等方式,寄希望于他們推出能夠獲得消費者信任的高端的奶粉品牌。
名不見經傳的高原之寶意外入圍
工信部的這份名單市場上已經傳了有一段時間了,早前的6月份,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題日上,工信部發(fā)布了針對國產奶粉品牌產量調研的數據,而最近的市場傳聞也是根據這份調研結果來判斷的,到底哪些企業(yè)能夠進入“國家隊”。
這五家企業(yè)中,伊利、蒙牛、飛鶴和完達山的知名度還是非常高的,伊利、完達山、飛鶴名列產量前三位,被選也是理所當然,而蒙牛雖然奶粉銷售量不大,但是擁有央企中糧這個靠山,又剛收購了產量排名第五的雅士利,入圍也不奇怪,最讓人意外的就是高原之寶這家企業(yè),這個名字在大眾眼中還是相當陌生的。
新浪財經查閱高原之寶的官網,發(fā)現高原之寶是一家來自西藏的企業(yè),旗下總共有五個系列的產品,包括液態(tài)奶、奶粉、酸奶、乳飲料和酥油系列,使用的原料均來自于牦牛奶。
讓人吃驚的是,高原之寶生產的奶粉系列僅僅只有兩款包裝不同的同一產品,并沒有專門設計給嬰幼兒食用的奶粉,在的產品說明上,明確寫著“消化吸收率高,尤為適合營養(yǎng)需求較高的成長期兒童、孕產婦、中老年人、高強度勞動者、低抵抗力人群飲用。”根據某位業(yè)內人士透露,高原之寶從來沒有生產過嬰幼兒奶粉。
與此同時,業(yè)內公認的國產品牌中銷售排名前列的企業(yè)貝因美也被排除在外,產量進入國產前十位的企業(yè)銀橋、明一、圣元等也并沒有入圍,而知名度雖高但奶粉體量小的光明、三元等更是一直沒有進入討論范圍。
不過并不是所有企業(yè)都渴望入圍,比如光明此前推出了全進口的高端奶粉品牌,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這樣告訴新浪財經:“光明的嬰幼兒奶粉確實規(guī)模不大,但不會成為被整合對象。光明的著力點似乎不是在國內紅海競爭,而是國外。”
業(yè)內專家對工信部此舉持保守態(tài)度
自從工信部《推動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yè)企業(yè)兼并重組工作方案》被曝光,整頓乳業(yè)的信號槍打響后,奶粉行業(yè)內的大事不斷。比如蒙牛收購雅士利、發(fā)改委啟動對奶粉企業(yè)的反壟斷調查、新西蘭恒天然發(fā)生“肉毒桿菌”事件以及多美滋等外資奶粉品牌陷“第一口奶”紛爭等等。
從市場的這些風波來看,可以看出刻意打擊外資品牌的痕跡。因為國產品牌不爭氣,消費者沒有信心,導致國內奶粉市場一直被外資品牌所占據,前五名美贊臣、多美滋、惠氏、雅培、雀巢的市場份額幾乎接近50%。
而此次“國家隊”出爐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為了與外資抗衡,寄希望于幾家國內領先的企業(yè)推出高端的奶粉品牌,分一杯大羹,當然,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國產奶粉品質。
不過,顯然,業(yè)內相關專家對此并不是十分樂觀。奶粉行業(yè)研究員宋亮對于這支國家隊的影響和作用,他認為效果并不大,無論是為了提升國產嬰幼兒奶粉質量還是改變目前的奶粉行業(yè)競爭格局。
“目前看來,國內消費者對于外資品牌仍然是比較信任的,相比國產品牌來說。”他預測,政府方面給予這五家的企業(yè)的支持措施是給一些補貼或者傾斜性的政策等。
。ㄐ吕素斀 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