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供貨商動態(tài) >> 正文
加多寶萬言書:廣藥索賠是趕盡殺絕
http://www.74sbvg36.cn 2013-03-13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讓“非公經濟”同樣成為黨的執(zhí)政基礎

  加多寶集團致兩會代表委員的一封信

  紅商網訊:3月12日,加多寶在其官方發(fā)布了“加多寶集團致兩會代表委員的一封信”,信中呼吁兩會代表委員在研究、制定國家大政方針時,從加多寶的案例中得到借鑒、找到促進“非公經濟”生存環(huán)境改善的具體辦法、并將它們落到實處,信中再一次質疑廣藥集團索賠10億公理何在,并表示廣藥這種行為是趕盡殺絕。
 。ㄐ吕素斀 方濤)

  以下為“加多寶集團致兩會代表委員的一封信”全文:

  尊敬的各位代表、委員:

  非公有制經濟的生存狀況和公平待遇,一直是代表和委員參政議政的重點。你們的真知和諍言,不僅是廣泛民意的反應,而且正逐步落實到黨和政府治國理念的轉變、社會管理機制的進步中。作為民營企業(yè)的加多寶集團向你們表示敬意,并對未來充滿期待。

  當然,我們深知徹底實現這一目標的復雜和艱難,所以在這里懇請各位代表和委員、對正在發(fā)生的國有企業(yè)廣州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和非公有制企業(yè)加多寶集團之間的“涼茶之爭”予以關注。這雖然是一樁個案,但它反映出的“非公企業(yè)”所面臨的法律困境極具典型性,如果通過你們的辨析,讓這一事件具有的普遍意義得以彰顯,促進全社會達成共識,“十八大”和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反復強調的“兩個毫不動搖”的大政方針,方能真正貫徹落實。

  加多寶集團及所有員工,得益于改革開放的中國大力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堅定不移地推動市場經濟的政策,通過17年,將“紅罐王老吉”苦心培育為無形資產價值千億,在國內有望與可口可樂比肩的知名品牌,用現代商業(yè)理念,為發(fā)揚光大日漸式微的中國傳統(tǒng)老字號闖出一條生路,并將涼茶這種嶺南地域性飲料,拓展為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擁有廣泛消費者的健康產業(yè),其產業(yè)鏈聚集了數百萬從業(yè)者,其中,僅僅在我們的原料基地從事中草藥種植的貧困山區(qū)或老區(qū)的農民就達幾十萬人。

  2012年,我們的“紅罐王老吉”被廣藥集團通過一系列飽受爭議的法律行動“收回”,17年心血所系的商標一夜之間被無條件褫奪,在求告無門、呼號無地的情狀下,我們不得不忍痛放棄使用了十幾年的“王老吉”商標,從頭再來,啟用“加多寶”品牌。

  然而,不公正的權力之手如影隨形、步步緊逼。廣藥集團絲毫不滿足于上面的這些“成果”,又發(fā)起了新的訴訟,并由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罕見地“未審先判”,在春節(jié)銷售旺季前后,發(fā)出“訴中禁令”,強制將數量眾多的電視、報紙、雜志、網絡上的加多寶品牌廣告全部停播。

  我們尊重法律,我們期待公正、并希望用我們的堅持和忍讓贏得最終的正義。加多寶集團按照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要求撤換了廣告,我們把不平化作前行的動力。然而廣藥集團又迅猛地追了上來。在兩會前夕,他們又召開記者會,宣布向加多寶集團索賠“幾億到10億”,用于對現在已經被他們搶到手中的“王老吉”品牌做廣告宣傳。

  當年我們從廣藥集團租借商標時,王老吉涼茶已經陷入停產狀態(tài),市場銷售額幾乎為零。而當它被從我們手中搶走時,品牌價值超過千億,市場銷售額是一百多億。加多寶辛辛苦苦將“紅罐王老吉”養(yǎng)育17年,又被迫拱手送回之后,還被要求再付“10億元”的天價賠償!公理何在?我們不禁要問:非公有制企業(yè)的生存為什么就這么艱難?

  尊敬的各位代表、委員,你們或許認為,這樣一件商業(yè)糾紛,應該在法庭上尋求公正的解決方案。然而,正如很多代表、委員所提到的那樣,盡管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法律體系已經日趨完備,但是、某些地方權力與當地國有資本牢固的聯(lián)盟,卻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在加多寶這樣的非公有制企業(yè)面前樹起一道“玻璃門”,讓法律的公平公正、讓黨和政府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關心和愛護能夠被你看見,卻無法被惠及。

  廣藥集團提出“10億”賠償,其理由是“加多寶的廣告侵犯了該公司的權益”。為了達到“未審先判”的目的,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稱廣藥集團繳納了500萬元保證金,因此做出“訴中禁令”,讓加多寶停止廣告播出。這也就意味著,法庭和廣藥集團都認為,不管審理期有多長,也不論最終判決結果如何,即使我們勝訴,由這項“訴中禁令”所導致的廣告大面積被停播給加多寶帶來的損失也不會超過500萬元。然而一旦同樣的問題反過來,當他們追究我們的廣告語給廣藥集團帶來的損失時,他們眼中的“損失”卻是“10億”這樣一個天文數字。這種翻云覆雨、趕盡殺絕的行為,在我們與廣藥的纏斗、與當地法院打交道的過程中已經多次出現,除了司法與地方行政聯(lián)手之下的蠻不講理、無所顧忌,我們實在找不到這種行為的任何其他解釋。

  在長期與廣藥集團及當地某些權力機構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很多時候都能感受到一些相關部門的人士對加多寶和民營企業(yè)的同情和理解,然而這些同情在權力和利益面前卻往往顯得蒼白而無力。環(huán)顧四周,我們無奈地發(fā)現,與加多寶有類似遭遇的企業(yè)絕非個例,一些地方的國有企業(yè)與當地的行政、司法權力結合起來,擠壓非公有制企業(yè)生存空間的行為相當普遍、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這種狀況的出現,其根源在于:很多地方權力部門認為,“國有企業(yè)”和“公有經濟”是屬于國家和人民的,而非公有制經濟是屬于某些私人甚至是“富人”的,因此在行政、執(zhí)法和經濟糾紛中傾向于“國有”,為此采取一些與法律法規(guī)相違背的“特殊手段”,甚至是“保護國有資產”或者“劫富濟貧”的“善政”!于是,無數違法的勾當,就在這“正義”的旗幟下悍然行使。

2頁 [1] [2] 下一頁 

王老吉營收不及加多寶1/5 廣藥恐被拖垮

涼茶之爭蛇年開局:加多寶再遭10億索賠

廣藥追訴加多寶要求其做“從未改名”廣告

加多寶喝出絮狀異物 稱屬運輸途中出現問題

廣藥要求加多寶為更正廣告買單 費用超十億

搜索更多: 加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