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零售商動態(tài) >> 正文
蘇州外文書店關張 網店沖擊蔓延“新華系”
http://www.74sbvg36.cn 2012-03-30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外文書店稱因經營結構調整而搬遷。

  紅商網訊:“別了,蘇州外文書店。”近日,在獲悉蘇州外文書店關張消息后,一位網友在微博上這樣說。

  蘇州新華書店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路上的外文書店確已關門,但屬于經營結構調整,暫時移至觀前街新華書店四樓,過段時日,蘇州外文書店將另擇新址,開設全新業(yè)態(tài)的閱讀式體驗書店。

  盡管如此,外文書店的關閉仍然難免讓人聯想到,實體書店倒閉潮,似乎正從民營書店開始向國營的“新華系”蔓延。

  蘇州外文書店是蘇州文化的“老字號”,是江蘇省為數不多的幾家外文書店之一,和蘇州古舊書店、新教育書店一起,并屬于蘇州新華書店。書店因其外語學習類圖書種類齊全而為人熟知,國外原版圖書也是其特色,在讀者中享有極高知名度。

  “從小時候的《看聽學》到各種英文磁帶,再到后來的英文字典,全是在這里買的。”現在想起來這些,頗讓網友既熟悉又難忘。據傳,外文書店原址將由一藥房承租。

  業(yè)內人士指出,網絡書店興起對實體書店產生巨大沖擊波,加之實體書店運營成本比較高,場地租金、人員工資、水電費等剛性支出上漲,實體書店承載的盈利壓力越來越大。

  “外文書店一直以來都受到讀者喜愛,但店面關張,只是新華書店內部經營結構調整,”蘇州市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門店管理科科長張萍表示,老的外文書店地處人民路,交通不方便,店面也小,無法和大型書店競爭,“不可否認,網店確實對外文書店帶來一定沖擊,但并非主要原因。”

  據新華書店另外一位人士介紹,如今書店格局已形成硝煙四起的“戰(zhàn)國時代”,國營、民營和網絡書店等各足鼎立,因時代發(fā)展和人們閱讀方式變化,以及經營方式的不同等因素,網絡書店現如今異軍突起,對實體店營生產生沖擊,分走了不少蛋糕。

  “但這并不意味著實體書店開始消亡,”張萍說,只不過是人們閱讀方式發(fā)生改變,為更多的滿足讀者需求。眼下,“國字號”新華書店也正在一步步轉型,“這是進步不是消亡”。

  關于實體書店關閉,網友“快樂的suhuotui”也說,有人感嘆因此少了一層進步的階梯,“其實不對,在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買紙質書籍,喜歡電子文檔很正常。減少紙質書籍,可節(jié)約木材資源,環(huán)保又低碳。”

  文化底蘊深厚的姑蘇,也從未有過舍棄實體書店的想法。據了解,投資16億元,位于園區(qū)金雞湖西岸,即將于今年年底試營業(yè)的蘇州鳳凰文化廣場內,一座大型新華書店核心主力店也將開張迎客,單體書店經營總面積達1萬平米,規(guī)?胺Q亞洲第一。

  “這座旗艦型書店可謂容納百川,無論圖書種類、讀者體驗和運營方式都讓人耳目一新,全新的布局和設計緊跟時尚,也符合現在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在蘇州鳳凰文化廣場招商會上,一位負責人這樣說。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民營書店,卻是一片哀鴻,“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仍舊掙扎在價格、房租、人工等現實困境。為此,上海等地開始推行扶持實體書店,減稅和資助等辦法,但杯水車薪式的救助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實體書店轉型發(fā)展業(yè)已勢在必行。

北京王府井外文書店流動售書車開進京城小區(qū)

搜索更多: 外文書店

來源:名城新聞網  李培果 責編:寄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