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內容:伊利高管掏空資產
伊利回應:純屬捏造已經報案
昨日股價:從瞬間漲停到跌停
紅商網訊:昨天是伊利股份實施“10送10”的除權日,當天,伊利股份上演了一場從瞬間漲停到跌停的大跳水,成為兩市唯一跌停個股(不計ST股),單日成交量也創(chuàng)下歷史高位。
伊利股份在除權日跌停,被認為與當天網絡上出現的一封實名舉報信有關。這封署名為“伊利原董事長助理張三林”的舉報信,直指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等高層侵吞國有資產。對此,伊利集團昨天發(fā)布聲明,稱相關舉報內容純屬捏造,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新聞事件
伊利高層遭實名舉報
昨天,一封長達萬字、名為《內幕慘不忍睹:伊利被這樣掏空掏盡》的署名舉報信在網絡上出現。舉報信列舉具體事例直指伊利現任董事長潘剛等高層非法斂財,稱舉報材料將在全國十大網絡論壇同時發(fā)帖,并將復印上千份遞交給國家相關部門和國家級新聞媒體。
舉報人自稱名叫張三林,曾為伊利原董事長助理。記者了解到,伊利原董事長鄭俊懷出事(挪用公款)前的董事長助理的確名叫張三林。在此前一篇關于鄭俊懷的媒體報道里,張三林自稱在鄭俊懷接受調查的翌日就被伊利掃地出門。不過,記者昨天未能與張三林取得聯系,舉報信是否出自其手、內容是否屬實,尚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網絡上關于舉報信的帖子有很多已被刪除。
舉報要點
公司巨損高管身家暴漲
舉報信稱,年報顯示,伊利股份2008年巨虧19.5億元,加上2007年虧損的3.7億元,合計虧損達23.2億元,把伊利集團1993年到2005年的積累全部虧掉。股東權益僅剩25億元(包括無形資產2.2億元),遠不夠伊利股份從1996年至2007年從資本市場5次融資的總數。同時,伊利33名高管卻擁有高達6000多萬股的所謂激勵股權,其中僅董事長潘剛一人就持有2300萬股伊利股票,按2010年12月25日的市值計算總額高達16億余元。而從2005年至今,持有伊利股份的廣大股民沒拿到過一分錢的分紅。
舉報信稱,雖然伊利2009年勉強實現盈利,但和蒙牛乳業(yè)對比,在銷售收入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伊利的凈利潤比蒙牛低了近一半,“我們不禁要問:伊利的利潤都到哪里去了?”
“這些利潤的相當部分都變著戲法似的進入了潘剛等高管及其親屬們的腰包。潘剛任伊利董事長5年來,個人財富最少達到20多億元,成為中國乳業(yè)巨富第一人。而伊利公司在這5年中已經虧掉了24億元。”舉報信以羅列“六宗罪”的方式,直指伊利現任董事長潘剛“采用侵吞、竊取、騙取、受賄等非法手段,占有國家和人民財產”,并列舉了潘剛以權錢交易籠絡各種關系,尋求保護傘的事例。
伊利回應
純屬捏造公司已報案
昨天下午,就網絡舉報一事,伊利發(fā)布聲明稱:從6月12日下午3時左右開始,國內主要網絡論壇先后出現大量針對伊利的誹謗信。誹謗信的內容純屬捏造,其目的是蓄意破壞伊利集團的正常經營。我公司已就此事向公安機關報案。后續(xù)事態(tài)進展伊利集團也將及時向社會各界通報。
昨晚,伊利方面進一步表示,呼和浩特公安局開發(fā)區(qū)分局在接到伊利報案后,已于昨晚7時正式立案。
伊利有關人士昨天還對舉報信作者的身份提出質疑:“公司從來沒有 董事長助理 這么一個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