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稱,在收購TomorrowNow時,SAP的官員就知道了TomorrowNow業(yè)務模式的非法性,卻沒有改變這種非法的商業(yè)模式。SAP已經承認,TomorrowNow可能“不恰當地下載”了甲骨文的文件,而且自受到起訴后已經撤換了TomorrowNow的高層官員。甲骨文要求獲得經濟賠償,SAP支付法律費用,并要求SAP交還下載的軟件。
在幾個月后的2008年10月,兩家進行了和談。在和談未果的情況下,審理定于2010年2月進行。雙方未能達成和解并不讓人十分驚訝。SAP公司渴望解決此案,但甲骨文卻一直在穩(wěn)步擴大其申訴。甲骨文要求SAP賠償其巨大損失的一大原因是SAP利用TomorrowNow贏得了很多的甲骨文客戶,從中取得了很多收益。
在惠普任命李艾科擔任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甲骨文又在此問題上大做文章。在此前SAP涉嫌侵犯甲骨文知識產權一案的審理中,甲骨文希望能夠傳喚李艾科出庭作證,認為他的證詞能夠迫使SAP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罰款;萜针S即拒絕甲骨文的要求,并表示后者是想騷擾李艾科。
最終,李艾科沒有出庭作證,而SAP則被判向甲骨文支付13億美元的賠償。這讓業(yè)界對SAP的去向有了新的猜測。國外的IT巨頭對SAP早已垂涎三尺,有收購意愿的公司更希望看到SAP目前的情況,這樣也許會使并購有更大的可能性。
羞辱惠普
甲骨文和SAP的訴訟案看起來只是一起相對簡單的知識產權糾紛案,與甲骨文的競爭對手惠普公司毫無干系。但由于惠普是SAP前任CEO李艾科的新東家,因此惠普也卷了進來。
在甲骨文起訴SAP的侵權案中,當甲骨文要求惠普現(xiàn)任CEO李艾科出庭作證時,作為李艾科的新東家,惠普公司拒絕讓李艾科出庭。
惠普方面拒絕對這一事件發(fā)表任何評論,但是顯而易見,他們對甲骨文的這種做法是頗為不滿的;萜瞻凳,讓李艾科出庭作證其實是甲骨文身為惠普競爭對手采取的一種骯臟的策略。
惠普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甲骨文在李艾科2008年10月出庭作證時,就有足夠的質詢機會,卻在今年李艾科加入惠普之后才對其提起訴訟。該聲明同時譴責甲骨文試圖“騷擾”李艾科,而且企圖“干擾他在惠普首席執(zhí)行官崗位上的工作”;萜罩厣曛暗牧龇Q,李艾科在本案中只發(fā)揮了“有限的作用”。惠普在聲明中說:“甲骨文目前的意圖很明顯,他們試圖騷擾李艾科并妨礙他在惠普的工作。在李艾科給出全天證詞后的兩年內,甲骨文有很多機會詢問李艾科,但李艾科從未被要求給出更多證詞。”
甲骨文的起訴切中要害。在李艾科轉戰(zhàn)惠普CEO職位后,甲骨文針對其就職于SAP公司時的行為提起訴訟,既掃了惠普的面子,又讓惠普無法直接針對該訴訟發(fā)起反擊。
甲骨文與惠普曾經是一對密友,惠普銷售的硬件運行著來自甲骨文的軟件,并與甲骨文聯(lián)手為企業(yè)客戶提供軟件、硬件和服務方案。
但是兩家公司的關系自2010年開始變質。
2010年1月,甲骨文完成對Sun微系統(tǒng)的收購,成為惠普在計算硬件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8月,甲骨文和惠普的關系變得更加糟糕。甲骨文創(chuàng)始人埃里森還向《紐約時報》發(fā)送電子郵件,嘲笑惠普董事會強迫赫德離職的這種做法:“惠普董事會就如同當年開除喬布斯的蘋果董事會一樣愚蠢。”埃里森寫道,“當年的蘋果董事會差點把蘋果毀在自己手里,幸虧喬布斯回來并拯救了蘋果。”
在惠普前首席執(zhí)行官赫德引咎辭職一個月后,甲骨文便將其招致麾下。甲骨文的這一做法,不僅令公司收益,而且令惠普蒙羞。
在赫德上任的第二天,惠普在加州起訴赫德,以違反離職協(xié)議為由阻止他加盟甲骨文。不過惠普后來找到了更恰當的方式進行反擊,那就是對于SAP前CEO李艾科的任命。
誰都知道,SAP在企業(yè)軟件市場是甲骨文最大的競爭對手,而李艾科是幫助SAP成為全球最大商業(yè)軟件應用公司的干將之一。任命李艾科為惠普新CEO,這對甲骨文來說潛藏著更大的威脅。SAP公司聯(lián)席CEO孟鼎銘對此稱:“惠普將會毫不猶豫地給予甲骨文重擊。”
這個“賭氣”任命CEO的回合,惠普和甲骨文打成了平手。因為雙方近期的這兩個任命,至少從CEO層面都彌補了自己相對較弱的業(yè)務。
對于惠普新任的CEO李艾科,埃里森又評頭論足一番。這一次他給《華爾街日報》寫了封信,其中不無諷刺之意:“我無語了。惠普有幾位出色的內部候選人,但他們卻選擇了一個最近因管理不善被SAP炒掉的CEO。”
事實上,分析師稱,李艾科的走馬上任將促成惠普與SAP更緊密的合作關系。IDC的分析師艾爾 希爾瓦指出:“惠普和SAP的關系一直很好,他們之間可能還有進一步的合作。”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大衛(wèi) 許認為,招聘李艾科是一個“大膽的舉動,標志著該公司長期發(fā)展方向的改變”。
根據國際數據中心IDC的數據,惠普是全球最大的PC和打印機生產廠商,但在技術服務領域或許無法與IBM抗衡,軟件領域也落后于甲骨文。惠普目前試圖通過收購加快向軟件服務行業(yè)擴張的步伐。在此之前,甲骨文早在2003年就已經發(fā)動了他們的收購戰(zhàn)車,而又一個重量級玩家IBM也加入了游戲。“由于缺乏重大的軟件購并機會,惠普近期之內想要進行任何在戰(zhàn)略層面有所意義的交易,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很難對甲骨文或者IBM構成實質性威脅。”
盡管目前還看不出李艾科出任CEO對惠普有多大幫助,但惠普與甲骨文之間的爭端已經進入白熱化。這對曾經的盟友在相悖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