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街網(wǎng)訊:對于具有歷史的東西,人們總是掩飾不住對其的留戀,一件物品,一處建筑,莫不能外。
最近,無錫“一百”的關(guān)張重整,無疑牽動錫城人心弦,甚至還衍生出種種未來何去何從的傳言。在很多人心中,這座帶有過去時代特有印記的“無錫第一百貨”,是與自己過去的人生歲月牽絆在一起的。
一百,在無錫如今的商圈中已經(jīng)沒落太久的商場, 再次撩動了人們的神經(jīng)!
老百貨購物,都是一口價
江蘇的經(jīng)濟版圖中,“蘇錫常”無疑是重頭,而在無錫,第一百貨商店(簡稱“無錫一百”)就曾是無錫老百姓最傾心購物的場所。老一百地處中山路北端,其建筑本身在當時的無錫市中心也是很“突出”的。在當時,中山路周圍的建筑多是平房,身量高大的“無錫一百”在中山路上顯得是“鶴立雞群”。
當時的無錫,還沒有超市和各種大商場,人們要買東西只能在無錫一百、供銷社門市部或是代銷點,而且是用政府頒發(fā)的各種“票證”來限量供應的。各家各戶要用各種棉花票、布票等商品券或工業(yè)券購買商品,買豬肉是憑本的,價格都是一口價,不能討價還價。
那時“一百”的所有貨品,是沿著墻面擺放一周,前面是柜臺,后面是貨架。柜臺是清一色的玻璃柜子,柜子后面是玻璃推拉門,售貨員就站在后面。想買東西,要客氣地去喊只顧在一旁聊天的售貨員:“同志,把那個拿給我看看。”售貨員彎下腰,在柜臺里找來找去,找到了就直接把東西拿出來放在柜臺上,有時候是遠遠地“扔給”你,極不耐煩地白你一眼。這種顧客“賠笑臉”買東西的經(jīng)歷,早已一去不復返。
后來,超市開始出現(xiàn)在無錫,大商場紛紛進駐,當年眾人一起趕百貨大廈的場面不復出現(xiàn)。也就從那時候開始,老“一百”甚至顯得格外冷清和寂寞了。如今,至于重建以后的“無錫一百”否還做超市百貨,或是還叫不叫“一百”這個名號,一切都沒有定案。唯一確定的是,昔日“一百”的那般熱鬧場景,在老無錫人的視線中已漸行漸遠……
責任編輯: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