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好超市推出新通路品牌“惠聯(lián)社”,定位為小型折扣商店,目標鎖定全聯(lián)社、美廉社,將掀起零售通路大戰(zhàn)。)
聯(lián)街網訊:零售通路再掀波瀾,頂好超市今年推出全新通路品牌“惠聯(lián)社”,以小型折扣商店為定位,專門販賣平價民生用品,訂價策略與全聯(lián)社較勁。三商行轉投資的美廉社,也已展店到180家,年底前挑戰(zhàn)200家大關。
頂好超市今年初在桃園、臺北縣市開出四家惠聯(lián)社,從外觀、店招牌、內部陳列,完全看不出頂好超市的影子。
其中有三家惠聯(lián)社設在地下室,坪數大約100坪,僅在四面墻設有簡單的貨架,賣場中間使用低矮貨架,或直接將商品整箱打開販賣,員工人數僅一、兩人,也沒提供刷卡服務。
頂好惠聯(lián)社的定位相當明確,是沒有花俏宣傳或裝潢的折扣型商店。頂好超市企劃副理金柏伶說,惠聯(lián)社仍在測試階段,桃園八德店測試后改為頂好小型店X-mart,目前惠聯(lián)社僅有三家,各店仍在調整營運、商品結構。
頂好為了突破量販店、超商與全聯(lián)福利中心的圍攻,近三年來嘗試新的營運方式,三年前推出百坪以內小型店X-mart的迷你超市,目標瞄準超商,以平價干貨與少量生鮮商品組合迎戰(zhàn)便利商店。
目前X-mart有90家店,今年可突破百店。金柏伶說,全臺頂好超市與X-mart合計有270家,今年目標突破300家店。
三商行轉投資的美廉社表現(xiàn)也很突出,不到三年就快速擴充到180家,瞄準的競爭對象也是便利商店。美廉社總經理邱光隆說,美廉社的坪數和便利商店差不多,但商品結構都是低價民生必需品。
很多人認為美廉社是沖著全聯(lián)福利中心而來,但兩個通路的商圈范圍不同,到全聯(lián)購物的多半是騎乘機車或單車,美廉社則是希望周邊住戶步行就能前來采購。美廉社店數已達180家,目前集中在臺北縣市,最遠僅到桃園、新竹,估計明年目標300店,未來會以全臺展店為方向。 。ń洕請螅 相關報道:想獲利 須沖高開店數 臺灣零售業(yè)百家爭鳴,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商到各種連鎖加盟店,百花齊放,現(xiàn)在又冒出小型折扣商店。同時有頂好超市、三商行、全聯(lián)福利中心等業(yè)者投入,都鎖定便利商店,小型折扣店能否成為零售業(yè)下一個金雞母,備受業(yè)界關注。
小型折扣店在歐美相當風行,法國量販通路家樂福、歐尚旗下均有折扣商店;德國連鎖平價超市Aldi更是折扣商店中的翹楚,Aldi老板還是德國首富,在全球富人榜中,僅次于比爾蓋茲與巴菲特,顯示折扣商店似乎有利可圖。
所謂折扣商店,簡單來說就是價格比量販、超市價格再便宜一成,較便利商店價格更便宜三成以上。臺灣折扣商店仍在起步階段,消費者對折扣商店的概念并不清楚,美廉社或惠聯(lián)社都希望靠著民眾對“聯(lián)社”等于“便宜”的印象,將低價形象滲透到消費者心中,因此取名時都冠上“聯(lián)社”。
小型折扣商店為降成本,必須壓低開店固定成本,因此,不能選在三角窗、人潮聚集的地點,須隱身在小區(qū)巷弄里。
店里裝璜、陳列以節(jié)省為最高指標,員工人數盡量減少到同一時間只要一、兩人。目的都是要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因此小型折扣店的商品選擇較少、品牌有限,進貨采購須更精準,才可降低庫存壓力。
這種營運方式可快速開店,但客單價僅有一、兩百元,沖高營業(yè)額的難度相對較高。也就是店數雖然上百家,但全部營收可能比不上一家量販店,短期內不容易達到獲利的經濟規(guī)模。目前美廉社已有180家店,營收數字卻不高,要能獲利,最快要到明年達成300店后才有機會。至于晚進市場的惠聯(lián)社仍在測試階段,未來是否會快速復制,仍要觀察。
責任編輯: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