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國統(tǒng)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開始向全國持證零售戶開放訂貨,零售戶們可以按照規(guī)則采購過審國標產品。隨著9月30日過渡期截止日的臨近,一個時代即將結束,電子煙行業(yè)開始真正進入到監(jiān)管時代。
然而就在此前一周,關于電子煙“通配”的爭議聲突然多了起來,并迅速將話題引向了“安全”“稅收黑洞”等大而虛的概念。而針鋒相對的聲音則認為“通配侵權論”是品牌在資本驅動下無序競爭中炮制出來的偽命題,已經不適應電子煙新的監(jiān)管時代,與其抹黑通配,不如反對不正當競爭。
電子煙通配不違法不侵權
電子煙分為煙彈和煙桿兩部分,所為通配,就是A品牌的煙彈能插在B品牌的煙桿上使用,A品牌的煙彈就被稱為B品牌的通配,實際上在其他行業(yè)也稱之為“兼容”。
由于部分通配產品價格更加實惠,或是口味更加多樣,原品牌認為其傷害了自身的商業(yè)利益,遂將其冠以“侵權”之名。換句話說,這更像是在討論“兼容產品”是否合法合理。
“我們一貫以來的看法是,通配并不像外界所說的山寨假貨,它其實是市場的一個真實需求,也是這幾年電子煙市場崛起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子煙行業(yè)媒體格物消費主編陳飛對筆者表示,長遠來看,通配在當前這個新興產業(yè)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配產品本身并沒有原罪,真正有原罪的是那些打著通配名義的假冒偽劣產品。
事實上,國家監(jiān)管部門對通配的態(tài)度已經在規(guī)則和實踐中表露無遺。2022年4月,煙草局接連發(fā)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實施細則》、《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辦事須知》三項法規(guī),須知第六項申請資料第(三)部分補充說明提到:新增全新煙彈或煙具產品的申請時,需填報與其適配的產品。適配產品可選擇自有產品或非自有產品。選擇非自有產品作為適配產品時,還需上傳該產品被許可適配的授權書。
這里的授權是指什么“權”?對此,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專利律師金旭鵬對筆者表示,這個授權,從法規(guī)制定的初衷來看,是為了通過制度幫助規(guī)范市場,降低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侵權風險。試想,生產適配有“權”品牌產品的企業(yè),如果在生產前獲得“授權”,那么就不會出現生產及銷售產品時被該有“權”品牌起訴侵權的情況。這里的“權”,通常指工業(yè)產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利權、商標權。
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煙彈的底部接口都沒有專利保護,也就是說通配煙彈不會因為接口相同而侵權。法律界人士認為,煙彈外觀的結構太簡單,獨創(chuàng)內容太低,也不具備突破性創(chuàng)新,或是并不能引起消費者的視覺關注,所以并不能被認定為外觀專利。尤其對于電子煙而言,真正的核心技術在于與安全性緊密相關的霧化芯、煙油等環(huán)節(jié)。接口形狀更像是基于霧化芯形狀、供電結構等形成一套行業(yè)基礎標準。
事實上,2021年電子煙行業(yè)就出現過關于通配的訴訟,但都是以不正當競爭為由發(fā)起,而不是以侵犯專利權為由發(fā)起,可見通配既不違法也不侵權。
通配符合消費者利益
實際上,與很多推行標準化的行業(yè)一樣,通配的推廣和普及利大于弊,上游供應鏈能更加高效地配合,將大量元器件通用化,避免生產制造大量互不兼容的產品,降低了滯銷帶來了資源浪費的可能。而在終端零售和消費層面,電子煙零售戶能更靈活地制定產品組合以及備貨計劃。消費者也能大大降低在不同品牌之間切換的花銷。
“今天開放訂貨,我進了5個品牌的貨,其中就有通配產品。”持證店主劉偉向筆者表示,通配在電子煙行業(yè)一直存在,過去大家都不在乎,從2020年開始品牌專賣店多起來了,品牌商開始集體抵制通配,通配更多在集合店里銷售,或是通過非正規(guī)渠道走貨。
2022年電子煙管理辦法實施后,渠道由排他性的專賣店轉變?yōu)榱瞬慌潘募系辏S之而變的還有店主們對通配產品的態(tài)度。
劉偉說:“現在我希望所有的品牌都用相同的接口,所有的煙彈都通配,這樣我就不用分品牌囤貨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多。”
對于媒體提到的通配安全性問題,陳飛認為,只要是過了審評的產品就是合格的產品,“國標審評非常嚴格,包含了安全等方方面面的要求,口感體驗可能有差別,但我個人認為安全沒問題”。
通配有利于反不正當競爭
業(yè)內專家表示,正是由于通配的存在,才讓每個通過國標審核的品牌都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基于安全性與產品品質公平競爭。而不是任由少數品牌,繼續(xù)操持著此前非合規(guī)時代的資本打法,以接口構建的護城河壟斷用戶進行不正當競爭。而這一邏輯的轉變,實際上正是煙草行業(yè)“以國家利益至上,以消費者利益至上”的體現。
電子煙行業(yè)專家祝心武對筆者表示,通配產品并不會破壞監(jiān)管部門鼓勵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保護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的目的,這是兩碼事。“符合標準的通配煙彈不是假貨,消費者可以認準品牌放心購買。”
針對外界關于通配“影響稅收”的說法,業(yè)界認為,煙草行業(yè)關乎國家利益,行政主管部門堅持的是總量管理和供需管理要求,自然會在生產規(guī)模、批發(fā)與建議零售價格等環(huán)節(jié)進行通盤考慮與調控,所以“影響稅收”一說自然站不住腳,傳統(tǒng)卷煙也有高中低檔價位的產品,但從未出現“影響稅收”這一說法。
來源:國際金融報 肖曦
搜索更多: